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媒体融合 两岸如何线上线下齐发力?

2015年11月04日 09:39:00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媒体融合两岸如何线上线下齐发力?

  两岸嘉宾认真倾听峰会上的各方经验。(李向娟 摄)

  创意内容黏用户

  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是影响力营销,却受制于传播形式和渠道,无法及时与受众形成互动,对客户的回馈只能以固有资源为主。而对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类新媒体来说,海量、快速、多样化的内容传播,加上随时互动、分享的自媒体让他们能迅速赢得自己的巨量黏性用户,其商业模式是基于海量用户群商业购买机会的出让和转化。

  “媒体融合最重要的是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边界,实现优势互补,最终达成共赢。”与会的两岸媒体嘉宾认为,传统媒体的价值是其产出的优质内容能力,而这正是渠道制胜的新兴媒体最为看中的,也相对缺失的核心资源。

  随着媒体传播载体和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两岸媒体都必须以全媒体的姿态出击,才能更好地适应年轻世代的需求?以中时媒体集团为例,无论报纸、杂志、电视台,还是广播、社群网站,这些媒介都被整合为一个平台,以全媒体的姿态强势出击。而手机APP,也让受众随时随地享有海量资讯。

  不仅如此,台湾媒体还优化了“说故事”的方式。台湾《联合报》就采用30秒短视频这种方式传达最新资讯,满足受众求新求快求短的需要。但《联合报》有关人士认为,30秒还是太长,他们目前正在尝试将视频长度缩短到15秒。此外,大数据分析也作为一种工具,被《联合报》进行创意利用,从而做出了大受欢迎的大数据新闻。诸如“台湾死亡车祸地图”这样的主题,传统的新闻采编方式就很难实现。

  服务创新找卖点

  本届峰会上,“媒体移动中”成为两岸媒体嘉宾纷纷热议的话题。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社长蔡小伟指出:“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我们或许还不舍得颠覆自己创造的一些东西,但可以颠覆我们的思维,跳出传统媒体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来打

  造融合新王国。”诸如,过去以使用者为中心的思维要颠覆式的转变,不是以报社编辑记者为中心,而是使用者到哪里,新闻采编中心就到哪里。在这种情况下,媒体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就是服务。

  台湾资深媒体人、台湾清华大学副校长林圣芬也指出,当下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都要融合媒体,特别是想借由新媒体提供给顾客更优质的服务。“比如一种农产品在种植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预售。媒体不再只是在商品后期销售时再介入其中。”

  台湾联合报系社长项国宁告诉记者,该报系除了设立大陆

  新闻中心以外,近年来还增加展览演出、医疗健康和文创设计等事业编组,未来希望能形成以媒体为核心、以服务为主的发展模式。

  如何让内容变成产品,读者和观众又如何变成自己随时了解的用户?拥有40万粉丝的“Ayawawa”就是个成功案例。这个微信公众号的主人是个美女情感专家,主攻女性择偶、爱情风险预控。这个微信公众号,通过出书、上电视、运营微博与微信等各种途径展现自身魅力。其中,最主要的赢利之道就是靠她在互联网上的名气导引出若干个淘宝店,把移动化媒体上的粉丝变成顾客。据说,她的淘宝店

  仅在“双十一”的淘宝美妆店销售,营业额就进入前50名,赚到手软。

  对此,台湾《旺报》总编辑王绰中颇为赞赏地说,传媒媒体的经营模式,不仅仅是生产媒体的内容,更要去挖掘、提升媒体内容的附加值,发力信息服务业。

  线上线下齐携手

  “面对互联网的剧烈冲击,两岸媒体必须变革创新,共同建立互联网合作机制,探寻两岸媒体合作新模式。”项国宁说。比如,微信公众号就可以突破传统新闻载体无法在两岸落地的尴尬,打破空间局限,让两岸民众便利共享。

  由于台湾的媒体转型,比大陆媒体起步早,走过了收入额陡然下滑的困难时期,而且在媒体产业经营上也先行一步。旺旺中时集团、联合报系等台媒在文化策展、旅行推广等方面尝试,做得风生水起。与会嘉宾建议,大陆媒体可以与台湾媒体进行联手,推出一些为微信粉丝服务的文化产品,如台湾文创深度游、文化展会、精品艺术演出、好书推荐、名人讲座、特色伴手礼等。更为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活动延伸到线下,通过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不断壮大媒体产业链,衍生出更多的创意。

  据有关统计,大陆微信月活跃用户大约有4亿,而今年上半年全球赴台游客近500万人次,其中大陆游客赴台占四成左右。对于这么庞大的人群,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峡新闻部副主任林娟建议,两岸媒体就可以尝试注册不同主题的公众号,如台湾美食、台湾文创旅游、台湾风光等,还可以合作推出微信公众号,来创新媒体合作模式,受众对象就锁定在赴台旅游的陆客身上。

  对此,与会的嘉宾深有同感。大家纷纷认为,两岸媒体可以合作推出公众号,可以使原先的读者群转化为微信粉丝,同时媒体人可以充当微信公众号的写手,再加上有驻台记者的不同视角看台湾,相信会成为一个很抢眼球的微信公众号。当然,盈利模式不妨借鉴下“Ayawawa”微信公众号。(李向娟)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张晓静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张晓静

原稿件来源:福建日报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