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
两岸三地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日据时期台湾文学
“台湾文学的抗日意识与原乡情怀——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研讨会在厦门大学拉开帷幕。来源:《两岸关系》杂志社
中国台湾网10月29日讯 10月29日,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国务院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文宣部共同主办,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台湾)、《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共同协办,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承办的“台湾文学的抗日意识与原乡情怀——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研讨会在厦门大学拉开帷幕。
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建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主席蓝博洲,《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汪舟在开幕式上致辞。两岸三地专家学者、台湾抗日志士后人近百位嘉宾出席研讨会。
李建发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本届研讨会的主题“台湾文学的抗日意识与原乡情怀”,不但契合两岸文化发展新形势的需求,能够深化两岸文教领域的深度合作,同时反映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意旨。研讨会旨在共同探讨台湾日据时代产生的一大批具有抵抗精神和民族意识的作家作品,从文学角度来挖掘台湾人民坚守中国属性与爱国爱乡情怀,对纠正‘台独’史观、深刻理解台湾人民历史遭遇和心态、增进两岸同胞的历史连接和国族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刘国深院长表示,台湾社会经过特殊的历史变迁和发展遭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状况。这几年来,台湾在“个性”方面发挥了很多。但是,我们是一个整体,要有公共的意识,除了张扬个性的方面,我们要知道共同的价值在哪里,今天这个会不仅有文学方面的专家,还有社会、经济等领域的专家和学生,他们聚集在一起,是个多方面的交流,是个好的机会,对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台湾历史很有帮助。
蓝博洲主席表示,1895年4月17日,甲午战败的清廷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因为台湾的割让,于是就有了台湾问题的产生。因为突然遭弃而生的“隐痛”,原来只有地方意识的台湾人民的祖国意识与孤儿意识,也随着历史的进展而有了此起彼伏的发展。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知识分子通过文学的结社与创作等活动,延续中华文脉,展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
汪舟社长在致辞中表示,举办“台湾文学的抗日意识与原乡情怀”学术研讨会,旨在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缅怀台湾抗日的先贤先烈,从文学的角度印证台湾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传承,这对纠正“台独”史观、“皇民”史观,增进两岸同胞的历史连接和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是人民心灵的写照。在50年日据时期,台湾文坛产生了一大批充满抵抗意识、深怀祖国情愫的作家,群星璀璨,他们用文学作品揭露殖民统治的残暴,反映台湾民众的疾苦,抒发心向祖国的深情。
汪舟指出,身处殖民统治下痛苦呻吟的台湾同胞,如雨夜花,被风雨摧残,离叶离枝,花谢落土不再回;备受异族奴役的台湾同胞,如望春风,依恋祖国、向往祖国。“苦恋祖国”是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汪舟说,日据时期台湾文学具有很高的成就,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岸人民的精神文化遗产。两岸学者研讨日据时期台湾文学,就是要挖掘、弘扬台湾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两岸同胞,尤其是两岸青年了解台湾走过的苦难岁月,了解台湾先辈抗日斗争的史实,从共同的历史记忆中,深刻体认两岸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圆“中国梦”。
会议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两岸文教融合平台主任、厦门大学国学院院长陈志平主持开幕式。开幕式后,熊秉真、陈漱渝、叶芸芸、许俊雅、林铭镡、戚嘉林、朱双一等两岸三地学者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台湾作家叶芸芸发表题为“时代的印记——叶荣钟1974 年美国之行”的演讲。叶芸芸回忆道,早在父亲投身抗日民族运动之前,从在盐埔与蔗糖会社的工作经验,已经深刻体会殖民地人民受尽剥削的真相,而做为矢内原忠雄撰写《日本帝国主义下的台湾》一书在台湾考察时的向导以及学生,更是深刻认识到殖民主义的压迫与剥削是整体性的,或许我们可以说,父亲的抗日民族意识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原乡情怀,还有更多来自真实生活中的体验与磨练。
雾峰林家后人、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会常务理事林铭镡发表题为“日据时台湾第一才子林幼春”的主题演讲,介绍了祖父林幼春不愿在日本统治的强权下低头,毕生追求汉文化的复兴的民族情怀,他的作品歌咏抗日事迹,慷慨激昂。1902 年林痴仙、赖绍尧、林幼春决定共结诗社“栎社”,1906 年栎社正式组织化,成为日治时期台湾三大诗社之一。林幼春的一生中,主要致力于提倡诗文创作与文学结社,以保存汉文化种子,旨在日本统治日深的皇民化里,以弘扬及保存汉文化为己任,使文化得以传承与延续。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两岸文化融合平台专家委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双一发表题为“从两岸共同抗日谈到‘台湾悲情’和‘主体性’问题”的演讲。朱双一说,在与台湾各界的交往中,我们可以感受不少台湾朋友满怀“悲情”,无可否认,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台湾人民曾有各种特殊的际遇。台湾和大陆是一荣俱荣、一衰俱衰的命运共同体。今日中国日益发展强大,像“乙未割台”这样的悲剧就不可能重演了,如此也才能根本消除产生“台湾悲情”的来源。
[ 责任编辑:陈佳慧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陈佳慧
原稿件来源:中国台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