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中国制造2025”引台湾学人飞越海峡

2015年07月26日 08:28: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台湾成功大学博士谢兆贤将个人简历贴到了天津大学一间学术报告厅外的白墙上,这个简单的动作,完成了一次精准的广告投放。

  近100家潜在的“雇主”同时欣赏了他白纸黑字的朴素简历。7月25日,第六届全球华人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院系主任联席会在天津大学举行,近100家高校的240多位系主任和教授与会,研究方兴未艾的“工业4.0”及工业工程等学科发展问题。

  大会开幕时,台湾工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台湾科技大学副校长江行全教授提醒同行们,别忘了去看一看门口张贴的5份简历,那是5位台湾博士的简历,他们均有意到大陆谋求一份教职。

  全球华人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院系主任联席会创办于2010年,每年一次,已在香港、台湾及大陆多所名校轮流举办。今年的会议主席、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何桢对记者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尝试通过系主任联席会的平台,推介一些优秀的博士,促进两岸三地的交流。会前向各高校发了通知,奇怪的是,没有大陆博士投简历,而台湾人来了。

  经过一番筛选,5位求职者的简历得到了张贴。“我们收到5位台湾优秀博士的求职简历,他们非常期待能在大陆进行工业工程教育工作,希望有意愿的与会代表予以考虑。”在写给全体与会代表的信里,何桢强调了这一点。

  谢兆贤正是5人中的一员。他1971年生于台湾,先后在台湾、美国求学和工作,今年1月取得计算机科学与资讯工程博士学位。

  他的求职广告十分成功,已有不少大陆高校的系主任约他会后详谈。张贴的5份简历引起了一轮又一轮围观,很多教授逐一用手机拍下,打算带回去研究。何桢自己也悄悄相中了一位博士。

  谢兆贤是经江行全教授介绍来的。江教授是他本科时的系主任,得知他在求职,建议他到大陆来找机会。

  尽管不享受教授们的旅费补贴,谢兆贤仍觉得不虚此行。他之前对大陆业界不太了解。他本科读工业工程专业,后来读计算机专业,而大陆正致力于建设制造强国,用信息技术提升工厂效能正是他的所长,他觉得自己在这里的发展空间很大,相比之下,台湾这方面的机会在减少。

  他对记者说,自己对地域、薪资等方面考虑不多,“重要的是,能不能贡献所学”。家人也非常赞成他到大陆求职。

  对于台湾博士到大陆求职的现象,近年来频频往返于海峡两岸、在台湾元智大学和天津大学都有兼职的尧宗旗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来这边是对的,而且要早来,晚来也没位置了。”

  他认为,愿意来大陆的台湾学者会越来越多,“我相信每一个工业工程系都希望来这里交流”。

  今年的联席会,台湾的学者来的格外多,总计20多人,占了十分之一。

  尧宗旗指出,制造业的发展对工业工程学者的选择影响很大。台湾的制造管理全球有名,制造管理以工业工程为主。在台湾工业的发展中,工业工程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后来,台湾“放弃了工业”,工业工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舞台。工业工程讲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过去为保障就业,抑制了提高效率的需求。现在,大陆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工业工程真正的舞台开始了。学者们再不过来,研究、学习的舞台就没了。

  “我常常回去,他们鼓励说,应该将目光放得更远,来咱们祖国大陆,你有更好的发展方向,这边有一个广阔的环境可以去做研究。”他说。

  今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尧宗旗告诉记者,对于“中国制造”的这些动作,台湾的学者都很清楚:大陆要的是产业升级,要的也是管理升级,对他们而言意味着巨大机会。

  与此同时,尧宗旗说,台湾面临“少子化”影响,学校出现生源危机,对教授的需求减少,年轻博士的出路就受到了影响。台湾有好老师,大陆有好学生,恰好形成了互补。

  “其实只要放眼大陆,马上就海阔天空!”抱定这样的想法,尧宗旗介绍了不少台湾的学术团队到大陆交流,还推动元智大学与天津大学举办青年学生夏令营,让台湾的年轻人走出台湾,到大陆来看看。

  “我相信以后来的会越来越多。其实薪资没有太大差距,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学生和舞台。”他说。

  台湾清华大学讲席教授简祯富也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如今学生们更有意愿到大陆的企业或高校求职。“大陆正在蓬勃发展,不管是产业界还是学术界需求都很大,一些年轻的台湾学子就很愿意到大陆找机会,因为他们看重的不是短期收入,而是长远发展,并且都是在大中华经济圈贡献力量。”

  简祯富也注意到,大陆高校为了增加学生的全球视野,除了派学生到欧美地区交流外,如今也更愿派到台湾。他自己就接收了不少大陆名校的交流生。

  有鉴于此,今年到天津开会前,简祯富、何桢以及联席会主席、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宗福季专门研究决定,通过联席会的平台,首次尝试为博士们提供求职机会。

  简祯富说,由于今年教授的聘任时间已过,早已不是求职的旺季。今后,他们希望这条通道越来越宽,让两岸的人才交流更加方便。“我们希望这个渠道将来更宽一些”。

  本报天津7月25日电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中国青年报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