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诗人郑愁予:以文化为桥,让大陆台湾民众心灵相通

2015年05月11日 08:01:00 来源:中新社 字号:       转发 打印

  “桥,架下的岸边没有对立,不存在水土的消长;桥,是结构的缘、是金石的婚姻,让今生通往来世……”

  这首名为《桥》的诗,是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2006年在台湾金门写下的。9年后的今天,同样是在金门,参加2015两岸笔会的郑愁予10日上午向记者道出了“桥”的含义:以金门为桥,促进两岸和平交流;以文化为桥,让大陆和台湾的民众心灵相通。

  郑愁予的现代诗洋溢着中文特有的优美,贯穿着婉约与豪放两种不同的气质神韵。上世纪80年代,郑愁予曾多次入选台湾各类“最受欢迎作家”榜单。《郑愁予诗集》在1999年以高票当选为“台湾文学经典”诗歌类的第一名,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

  出身军人世家的郑愁予,是郑成功第十一代孙,自小便跟随父亲走遍中国大江南北。

  他为世人熟知,正是源于这首篇幅短小而美丽动人的《错误》。1954年,《错误》在台湾首次发表,一时间整个台湾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韶光划过半个多世纪,这首被誉为“台湾现代抒情诗的绝唱”的诗触动了一位又一位读者的心弦。

  “不管哪一次关于诗的交流对话,我总会被问到《错误》。”83岁的郑愁予笑起来显得更加和蔼,“一首诗传唱五六十年还受欢迎,我很荣幸也很高兴。”

  1933年,郑愁予出生在济南。抗战初期,正住在南京。郑愁予的父亲从陆军大学受训毕业后派到湖北抗战前线,他则跟随母亲开始了一段颠沛流离、躲避战火的逃难生活,“从南京到山东再到河北。”

  “我亲眼目睹中国的苦难,人民流离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郑愁予的诗大都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因此又被称为“浪子诗人”。

  1949年,郑愁予随父亲到台湾,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从台湾中兴大学毕业后他应邀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并获得英文系美艺硕士学位(M.F.A),后在爱荷华大学、耶鲁大学等校任教。

  在海外漂泊40年后,郑愁予把户籍落在了与厦门隔水相望的金门。1988年他曾和一位摄影家朋友到过福建,去了很多海港,看到很多金门的渔民与福建的渔民早已在交往,“这种往来就是民心民意和民利,是挡不住的。”

  郑愁予说,他写《桥》是希望金门先成为一座两岸交流的桥梁。“而文学交流是走在前面的,它比较敏锐,提醒大家感情的融洽,或是美在哪个地方,诗人的使命感也在于此。”

  2005年,郑愁予受聘金门大学的讲座教授,目前他还是中国海洋大学的驻校作家。从祖籍的渤海湾畔的宁河,到台湾、耶鲁大学,再到金门,以及青岛,诗人说,自己始终没有离开过海。

  响彻了半世纪的“达达的马蹄”,越过了海峡,继续在两岸传诵。

  如今,郑愁予正潜心以汉字的解构和新的音律以及天生性灵,开拓新的“诗歌板块”。这位耕笔60余载的诗人,今年还将出版诗集《无常观自在》。

  谈及当下诗歌的没落,郑愁予坚定地表示,诗歌永远不会消失。他的观点也如诗一般:有些人是为“诗”而生的,有这种天性就会传承性灵,性灵代代之间都会存在,你不知道它是多么神妙的一种遗传。(记者 杨旭 张茜翼)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张晓静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张晓静

原稿件来源:中新社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