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南闸村位于山东枣庄伊家河与京杭运河交汇之 处,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南闸村过去素有“第二个台湾岛”之称。村南的伊家河与北面的京杭大运河将南闸村紧紧夹在了中间,曾经的南闸村出入只能依靠两个渡 口、一叶扁舟,交通十分不便。时过境迁,随着运河交通的改善,特别是台儿庄被命名为大陆第一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以来,这个昔日的渔村焕发出了新的风采。
渔家生活画卷
自从京杭大运河开挖以后,千百年来,运河流域的百姓生活就与之息息相关。
先不谈官商漕运从江南运至京城的壮举,单说台儿庄 一年四季的粮食、蔬菜、瓜果、手工业产品汇集在运河各码头销往四方,还有渔民捕到的鱼类、蟹虾通过运河销往城乡的情形,就知道大运河带动了运河沿岸的渔 业、养殖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还有,每逢丰收和节庆的日子,运河沿岸就人来船往,热闹非凡。
曾经,马可·波罗笔下的大运河是这样的:“河中航 行的船舶,数量之多,几乎令人不敢相信。仅看这些运载着价值连城的商品的船舶吨位与数量,就会令人惊讶不已。”那时,随船运入台儿庄的货物,不仅有南方的 竹材、木材、布匹和江西的瓷器、湖北的桐油、浙江的红白糖等,还有山西的木材和北方的毛皮。从台儿庄由运河运出的货物有棉花、烟叶、各种干鲜果品以及粮 食、煤炭和各种手工业产品等。由此,台儿庄码头的繁华盛况可见一斑。
台儿庄南闸村三面环水,是现在少有的原汁原味的渔民村。和之前看到的京杭大运河不同,这里的运河是大运河的古道,显得非常细小。
村书记栗思怀说,台儿庄古运河上原来有八座船闸,1958年修整运河时,因河床加宽,从运河北岸侯迁闸迁此另立新村,居民以栗姓居多,至今栗氏已传十世,因位于侯迁闸之南故名为“南闸”,迁于闸之北的就叫做“北闸”。
除此之外,这里的另一个感觉是“绿”。河两岸树木丛生,河堤上草被包裹,河上漂满了浮萍。沿着“运河南堤”走,不时能看到撒下的渔网。
当地人很喜欢吃鱼。糖醋鲤鱼,运河沿岸的名菜,据说是为了适应来台儿庄的山西客商的口味应运产生的。后来几经改进,糖醋鲤鱼成了大菜。在台儿庄的大小餐馆里,几乎餐餐都有这道菜。
除了鱼塘,南闸村的运河古道里还有鸡、鸭和木质的小船,当地村民依傍着古老的运河,过着现代文明社会里罕见的渔家生活。遥望这片土地,正被一片金灿灿的麦子覆盖,显然,丰收的季节到来了。
靠水吃水
运河兴旺,商业繁盛。这是一代又一代南闸人的记忆。那是一条流淌了上千年的水路。50年前,祁保珍老人在加运河摆渡为生,彼时没有桥,只有“南闸千年古渡口,加河三河堰一扁舟”的说法,南闸人为了上学、结婚、去台儿庄城里赶集,只能坐船渡河。
“我们家那时住在南闸村,靠水吃水嘛,都是以捕鱼 为生。”56岁的栗广浩告诉我们。他和妻子杨秀花都出生在渔民世家。阳光照在农家小院,土坯房在一簇翠竹的掩映下,显得格外清新利落。额头上长期风吹日晒 留下的皱纹,让他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老四五岁。作为与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人,他曾像大多数住在运河边的人一样“靠水吃水”。
南闸村渔民的捕鱼方式有很多种。13岁时栗广浩就和爷爷栗冠道拉网捕鱼,用微薄的捕鱼收入补贴家用。说起捕鱼的方法,栗广浩滔滔不绝。南闸村渔民的捕鱼方式有很多种,拉网、风网、抄虾、下箔、刺网等。每次夫妻俩上船捕鱼,都会满载而归,在他们心里,这就是大运河的馈赠。
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人转身投入滚滚商海,昔日靠捕鱼为生的渔民,不得不将渔船存放、渔网高挂,一批又一批的人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可是,这夫妻俩就临河而居,在河滩上养养鹅、赶赶鸭,一起划船捕鱼,一起赶集卖鱼,一起收摊回家,一起在河边生火做饭,生活真是悠然惬意。
南闸村吸引人的地方不仅是渔民的原味生活,还有一座座上百年的土坯房,斑驳的墙面沉寂的是岁月的痕迹,房檐上方的芦苇长满了厚厚的青苔。白发的老人们在门口的石墩上闲聊,看到有外人来,起身热情地招呼大家喝水、歇脚,路边的黄狗跑前跑后,不亦乐乎。
古老的渔家宅院透着历史的陈香。悠悠运河畔,幽静树林边,安立着一座座漂亮的老土房,院中的枣树和石榴树分立在门前,大门和木窗棂还透着久远的气息,时光侵蚀了老房子的墙根,不过大门前那对石狮子的目光依然炯炯有神。
南闸村里静默着的老房子是有生命的,那一砖一瓦一石一木,见证了一代代人在漫长岁月里不动声色的情感传递。
86岁的王汉云老人就住在这样一座两进院的土房里。轻叩锈迹斑斑的门闩,我们等待老人的应声。陈旧的木门关不住院子里的风景。一串串大蒜挂在过道的土墙上,院子里晾晒着深蓝色、大襟式样的衣服。老人满头白发,闻声踱步出来,身后的花猫伸个懒腰,跟着主人迎上前来。
原来,这个家只有老人一个人守着。听说,20世纪 60年代闹水灾时,别人都弃家而去,老人却因为不舍而独自一人默默地守在这里,一天到晚忙个不停。老人的四个儿子都在城里工作,老人说她不习惯城里的生 活,还是这冬暖夏凉的土坯房好,住了几辈人了,舍不得离开。她总是喜欢坐在门前的树荫下做针线活,夏天坐一把竹椅,哈哈大笑着拉家常,到了冬天就坐在藤椅 上,一边逗孩子,一边晒太阳。
南闸村是运河岸边淳朴且美丽的村庄。栗思怀很自豪 地告诉我们,2007年6月,著名导演张惠中率领电视剧《石榴花开》剧组到南闸村取景,足以看出这个渔村的魅力所在。2009年11月,时任枣庄市长的陈 伟,亲自来到南闸村视察,指导旅游渔村发展规划,并作出保护老民居的指示。
几十年过去了,这座东西长约2.5公里的村落,依 然夹在两条运河之间,与水依依相连。栗思怀感慨地说,过去侯迁闸的祖先是以在渡口摆渡为生,现在的南闸村村民虽然开始种地、打工,但是也有很多人仍然依靠 捕鱼、依靠运河生活。旧时商船每每经过侯迁闸都会往两岸扔铜钱,祈祷河神保佑平安。满载货物的大木船上挂起船帆,后边拖着一只小舢板,纤夫们拉着长纤,蹒 跚地行走在岸上,一边走,一边喊着号子。那号子是随口编成的,高亢有力,充满韵律,十分动听。侯迁闸的旧址就在运河旁边,如今早已变成田地,小时候在这里 玩耍,还经常会挖出来铜钱。
[ 责任编辑:李徽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李徽
原稿件来源:今日中国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