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性化服务拉近两岸距离
本报通讯员胡永平
东山岛是福建第二大岛,也是一个享誉全国的旅游岛。东山岛与台湾岛更是隔海相望,直线距离不到200海里。这里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几年来吸引了不少从事两岸贸易的台商。在岛上,有东山县唯一一个服务两岸小额贸易的台轮接待站。驻岛漳州边防支队城关边防工作站的官兵,专门进行台轮台货的监护工作,他们见证了两岸经贸往来的点滴变化。
冬至刚过,临近年关,闽南的海风很大,天气也很湿冷。记者驱车近200公里来到福建东山岛的台轮工作站。
刚进入工作站,记者就看到检查员姚旭升带领边防官兵正在和海关、检验检疫部门一起检查监护刚刚进港的台轮。说起姚旭升,他可谓是见证了工作站的发展历程,因为他从2007年大学毕业入警的时候就在这里监护台轮。
姚旭升告诉记者,2007年刚到台轮码头监护台轮时的印象是:台轮来靠少、停靠混乱、进港手续复杂、通关效率不高。
“那个时候,台轮来靠码头后,与本地渔船混在一起,秩序有点乱。当时差不多平均一天一个航次。”姚旭升回想起当年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姚旭升说,前些年台轮进港后,除了边防工作站实施台轮监护,县里的海关、检验检疫局都有分工,不过三家都是各自为政。
记者环顾码头,发现当年“各自为政”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摆放在台胞接待站的“一站式”联合办公台。姚旭升告诉记者:“现在因为ECFA以后,很多台湾的货物都有减免税,直接进口到我们大陆这边,所以包括台商在这边有设厂的,机器配件都从台湾进口,目前一星期里有7至8个航次左右。现在我们三家部门实行码头联合办公,比如一艘活鱼船进来,若按以前的办事程序,通关速度差不多要25分钟,而现在在码头办公,5分钟就可以通关了。”
就像姚旭升说的,现在政策好了,通关效率提高了,台轮越来越多了。记者准备登上台轮时,突然看到码头右侧还有大型吊机装备。姚旭升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台湾货物都是用集装箱装载的,为了适应这一需要,他们配备了这一新设备。
记者登上台轮,见到了正在卸货的台轮船长陈先生。他已经往返于东山12个年头了,见证了服务通关的点滴变化。回想起之前通关,他说:“刚开始过来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两岸刚开通小额贸易,没那么规范,货物到港时,又要海关通关,又要检验检疫,有时候要查好几遍,感觉挺麻烦的。”
陈先生告诉记者,后来随着两岸政策不断调整以及他们提出很多建议和意见,再加上边防官兵、海关、检验检疫部门的主动作为,现在变化非常大。
陈先生说:“后来我们跟相关部门反映,他们慢慢地改进了服务,现在即使我们还没到,他们已经在码头这边等我们,等我们到了之后,他们分工合作,速度大大提高,有时候5分钟就可检查完毕,大大节省时间,时间就是金钱啊!”
不仅政策好了,便民措施也多了。陈先生还告诉记者:“现在,边防官兵的人性化服务更加体贴入微,特别是过年过节的时候,如冬至、中秋,有时候回不去,在这边他们都会给我们准备一些东西,冬至跟我们一起吃汤圆,中秋跟我们一起吃月饼,两岸风俗都相近,我们感觉非常温馨,有回家的感觉。”
城关边防工作站教导员林泽文给记者出示了一组数据,2014年全年来靠台轮520艘,服务台胞2227人,实现贸易额5800多万美元,同比2013年分别增长21.8%、48.4%、115.5%,创历史新高。
[ 责任编辑:梁行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梁行
原稿件来源: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