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因为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往往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形象。
12月26日,一场以“聆·视”为主题的海峡两岸雕塑艺术研讨会在四川美术学院举行,台湾的雕塑艺术家对城市雕塑有着怎样的见解?他们又是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的?重庆晨报记者现场采访了两位来渝的台湾知名雕塑家。
声音>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理解 在雕塑作品上有着直观体现
声音>
川美雕塑系主任焦兴涛告诉记者,川美曾和台湾艺术大学有过多次交往,这是首次邀请台湾雕塑艺术家来渝交流。在大学城川美雕塑系展厅内,观众可以看到数十件重庆和台湾两地艺术家的雕塑作品,“两岸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理解,都在作品上有着最直观的体现。”
李光裕:用10年寻找中国文化的根
出生于1954年的李光裕今年刚好进入花甲之年。不讲话时,他就是一个面相慈祥的老头,不过说起话来却是滔滔不绝,像一个充满激情的布道者。看着他发光的眼睛,你甚至会忘记他的年龄。李光裕说,“人的一生,能接受残缺,才有机会学习圆满。”
从小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李光裕幼时开始练习书法与水墨画,一年级时已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雕塑作品。“我用家附近田里的泥土捏乌龟,一直捏了50多只,放在我们家的屋顶上,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1975年从台湾艺专雕塑科毕业后,李光裕选择到西班牙深造,后来在马德里拿到了硕士学位。不过在上世纪80年代返回台湾后,李光裕的内心却充满了困惑:“我感觉自己在西班牙学到的只是技术,而对于接下来的艺术创作却深感茫然。于是我决定暂停创作,把大量的时间用来练习太极拳。”差不多3年的时间,李光裕每天要练几个钟头的太极拳;之后又是三四年的时间,他拜师学佛、打坐、练瑜伽……反正就是没做艺术作品。
此后,李光裕开始痴迷于搜集古玩,神像、古玉、瓷器,以及古旧的家具、花窗、茶具……“我不是要成为一个收藏家,而是要在与这些古旧物件的对话中,找到中国文化的根。我沉迷于它们圆润的线条,轻盈的造型以及优雅的格调之中。”1983年回到台湾,直到10年后的1992年,李光裕才推出了个人的雕塑首展。而在接下来又一个10年中,他的多件作品出现在台湾的公共空间。
2006年,李光裕辞去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系的教职,回到台北汐止山上的工作室,潜心创作并打理他的雕塑景观园区,专事雕塑创作。今年,《空山——李光裕2014大型新作展》完成了在台北、北京、上海、高雄4地的巡展。李光裕的最新作品以青铜为媒材,加上极具个人风格的表达,让观众看到西方造型艺术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完美融合。
宋玺德:借助动力让雕塑动起来
“目前在台湾,但凡有一定水平的雕塑家,都不愁没有活干。”宋玺德比李光裕小10岁,现任台湾艺术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学系副教授,他说,早在20年前,台湾政府就要求大型的公共建筑或公共场所,必须将1%的预算用于环境艺术,现在已经成为社会风尚。眼下,虽然政府买单的项目很少,但企业、机构、学校都很重视环境艺术。通常的情况是,业主方会公开招标,艺术家拿出自己的作品参与竞争,一切都用作品说话。
在商业社会中,艺术家如何平衡个人创作与公共环境的关系?对此,宋玺德向记者表示:“我觉得艺术家首先要有独立的个性,你的作品的主题,包括作品所用的材料,都要突出你个人的风格,不然业主为什么选你而不选别人?而同时,你又是一个生活在当下的人,你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对生活的理解,都在作品里呈现。在台湾做公共艺术,自然也有多方面的考虑,包括风水。”
宋玺德在日本留学期间,曾师承日本机动艺术大师伊藤隆道,回到台湾后成为了机动艺术的领军人物。所谓机动艺术,就是借助自然的动力(比如风力)与人为的动力(比如电动马达、电光)完成作品的主题。而在作品的材质上,他特别偏爱不锈钢。“不锈钢是我的主要创作材质,抽取不锈钢的金属物质性之后,动、光、色彩等非物质性便得以凸显。在对不锈钢进行了镜面处理再加入实际的动能之后,作品与受众的对话感与互动感就特别强烈。”近10年来,宋玺德创作了许多重要的作品,比如他为台湾阳明大学创作的《春风·生命之华》,就是将昆虫的翅膀放大后并借助人为动力使之舞动;还有他为澎湖机场创作的大型环艺作品《风在说话》,就是以澎湖出产的龙舌兰的花瓣与叶片为造型,以不锈钢为媒材,通过巧妙的装置,使整个作品随风摇曳。
宋玺德说,作为一个当代的艺术家,自己一点也不排斥科技进步对生活的影响。“人在艺术创作中仍然是最重要的元素,只要记住这一点,新技术、新思维、新产品都可以为我所用。”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