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胜文自被提名以来,民调一直落后柯文哲,王金平乐观评估,“连能赢的成分太高了”,主要理由依旧是蓝绿基本盘,加上国民党基层动员能力。应该说,王发言主要是拉抬一下连胜文的选情,台北选民成分到底该如何分析呢?
1992年,台湾身份证取消省籍登记,改写出生地,那一年领身份证的人,今年约35岁,而35岁以下者占整体选民约30%。
在人口零增长情况下,每四年新增选民数约10%,而每四年减少的选民数也约10%,这一加一减,每四年选民数成分变动约20%,三轮下来,整体选民成分有高达60%的差异。
35岁以下的选民,是“网络乡民世代”,资讯获得主要依靠网络。如陈为廷在“立法院”呛“教育部长”蒋伟宁一事,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观点出现南辕北辙的反差。值得关注的是,网络乡民的数量越来越庞大,对台湾选举生态造成不小的影响。
2000年,台湾实现首度政党轮替,也正式开启蓝绿争斗的时代;2004年,蓝绿对抗达到巅峰,之后更成为族群动员的图腾;2008年,马英九主打“爱台湾”,称此并非民进党的独享专利,蓝绿对抗虽有所下降,但依旧是盘旋在台湾上空的噩梦;最近两年,社运、学运兴起,抗议低薪、高房价、高失业率等现状。从历史脉络可见,台湾的蓝绿对抗逐渐走下坡路,阶级对抗的问题却越发突出。
王金平以多年前的蓝绿结构分析当今选情,究竟准确与否,还有待投票结果来做最终检验。(作者为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台湾未来事件交易所执行长洪耀南)
[ 责任编辑:张玲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张玲
原稿件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