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北平无战事》集结了众多“戏骨”。
以国共内战时期为背景的53集史诗大戏《北平无战事》日前结束首轮播出,该剧在文学创作、史学价值及人文精神上的表现得到业界肯定。鉴于版权等原因,《北平无战事》尚未在台湾和香港地区引进,但这部有关国共斗争的历史正剧引起部分港台媒体关注。另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被称为“国剧良心”的《北平无战事》在近年追看大陆剧的港台观众中,也拥有一定市场潜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27日撰文说,两部分别以法治和反腐为主题的电视剧《大秦帝国》和《北平无战事》日前在中国热播。《大秦帝国》剧情描述的是商鞅变法推动依法治国及坚定改革,最终实现秦国强大;《北平无战事》讲述蒋经国领导的“铁血救国会”在1948年前后进行反贪腐的活动。以史为鉴,两部电视剧传递的信息是“通过法治才能强国,反腐须打持久战”。电视剧说的是历史,但放置在当下中国的时空背景下,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台湾《旺报》报道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高举依法治国大旗,“反腐”成为政绩亮点,在这一氛围下,《北平无战事》成为大陆热门节目,甚至吸引到平时并不热衷本土电视剧的群体。台湾《联合报》说,从《大明王朝》《雍正王朝》到《北平无战事》,编剧刘和平看到统治者相同的难题,唯有反贪腐才能巩固政权,让社会稳定发展。台湾“Yes娱乐”网认为,《北平无战事》前35集虽集中表现1个月内的事件,但史诗氛围仍然浓烈。将蒋经国强制推行币制改革以最后一搏这样的重大命题浓缩到短短数月的故事里,剧集结构宏大深邃,显示出拍摄功底。
《北平无战事》目前还没有在港台地区播出的计划,不过一些心急的剧迷已经通过网络渠道观看这部热门剧。有香港观众看后称赞说:“比起多数内地抗战剧,《北平无战事》的认真值得尊敬。”也有人表达不同观点:“虽然耐看,但还未到现象级的高度。出自同一编剧的《雍正王朝》其实更具张力也更紧凑,相比之下,《北平无战事》还有用鼠标拖拉进度的空间。”还有一些香港观众指出该剧值得商榷的细节,例如“被缴械枪支的机场值班军官能抓起桌上的冲锋枪将敌人灭口,这种戏剧化的处理不符合正剧应有的严谨和严肃”。此外,刘烨的“偶像范儿”与其他演员气质不搭,也是香港剧迷议论的“槽点”。
《环球时报》记者就《北平无战事》在大陆的热播采访到几名台湾剧迷。经常来往两岸从事导游工作的王晓萍女士告诉记者,她对大陆拍摄的国共题材电视剧以及抗战剧非常感兴趣,每次带团到大陆都会抽空找来此类剧集观看,台湾的家中更收集了数十部相关碟片。王晓萍表示,大陆剧在历史观上与她受过的历史教育不同,希望能“多了解不同的观点”。台湾剧迷韩寰民告诉记者,不少男性观众会对《北平无战事》这样的历史剧感兴趣,通过它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国民党当年败退台湾的原因,“期待相关碟片早日上市,能够一睹为快”。
台湾知名媒体人孙明礼表示,台湾现有的百余个电视频道随时都有五六家在播放大陆电视节目,但内容基本都是以风花雪月的古装或情爱戏为主,很少播出“国共斗争”题材的电视剧。不过岛内民众可以在碟片店随时买到属于“小众商品”的此类大陆剧光碟。孙明礼还表示,近年来,大陆在文学作品及戏剧创作上对两蒋及国民党的描述更趋中立客观,这是两岸大势转变的必然结果。
随着《北平无战事》的走红,同名原著小说也成为大陆文化界的热点。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台湾时报出版社已于9月29日在台湾地区出版该书的繁体字版本,内容与大陆版本完全一致。该书受到不少台湾学者和文化评论人的推荐,其中包括专栏作家林博文、文化评论者南方朔、资深媒体人赵少康、文史学者管仁健等人。曾与白先勇合著历史著作《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的台湾历史学者廖彦博认为,《北平无战事》是一部出彩的悬疑谍战小说,除情节抓人外,还在于该书的时空背景“令我们回到既熟悉又陌生的1948年北平城”。不过廖彦博认为,该书在台湾销售时定位为“谍战悬疑”,这容易让外界视其为休闲读物,不会引起台湾史学界太多关注。此外,对于了解内战史的台湾人来说,《北平无战事》安排原本在上海改革失败的蒋经国在北平又经历失败,难免引起一些人情感上的不适。(《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萧师言、《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凌德、冯国川)
[ 责任编辑:李学磊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李学磊
原稿件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