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文学是映照两岸统合的镜子

2014年10月22日 08:29: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转发 打印

  在上世纪80年代的大陆,曾掀起台湾文学阅读热潮。两岸关系发展到今日,两岸文学对彼此的了解在新的时空语境中有了怎样的变化?近日,来自两岸的4位学者讲述了如何从更大的视角看待彼此。

  两岸文学交流从未中断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研究员朱双一说,1979年以后,两岸文学开始大规模交流。当时之所以会出现台湾文学热,与两岸交流的大趋势背景是分不开的。1979年1月,大陆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两岸关系渐趋缓和。台湾当时的文学仍是以现实主义文学为主轴,大陆人民想要了解台湾,通过台湾文学了解台湾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就成了不错的途径。

  “北京的国家图书馆保存有台湾现在都已经没有的报纸,特别是光复初期这个时间段,比方说1946年台中的《和平日报》。还有,台湾编写全台诗,不少学者也到大陆寻找清代台湾诗人的作品。两岸的文学的确存在不同的风格,但是,其交叉关联性从来都没有中断过。” 朱双一说。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黎湘萍写的《台湾的忧郁》一书,也在台湾出版。“文化的交流是跨界的。在某一个特定时间段,因为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文化的交流出现了断裂。但是,即使在这个貌似断裂的时间段里,两岸文学的联体依然是不可分割的。像许地山,是大陆熟悉的作家,他写的《春桃》,讲述的是北京四合院中的生活,可他却是台南人。” 黎湘萍说,即便是在日据时期,也有很多台湾文人志士往来于海峡两岸,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台湾文艺联盟的作家在《中国文艺》上发表作品的也不在少数。

  台湾应换位思考本土化

  台湾东华大学华文所所长须文蔚说,台湾《创世纪》诗社今年整整60周年,创刊早期,可以说诗刊70%以上的作品都出自大陆作家之手。相较而言,反倒是年轻一代对于两岸文学交流的态度比较退缩了。由于特殊的政治历史因素,很多台湾的大学教师都不读大陆文学作品,年青一代对于大陆当代文学很陌生。所以,东华大学成立了华文所,是想把两岸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研究所成立之初,就邀请了大陆的学者,并要求学生研读大陆作品,也会定期组织学生到大陆交流。台湾要换个思路来思考本土化,台湾文学能不能在华文文学中继续闪光,要看我们够不够努力和包容。“文学的交流事实上是阻隔不断的,以网络文学来说,你会发现,大陆网络作品的语言‘好台’,而台湾网络作品的语言也很‘给力’!”须文蔚说。

  “我们以前都是偷偷看大陆左翼文学,像是鲁迅、萧红的作品。1997年我到香港念书期间,接触到很多大陆作家。我的感受是,文学的发展不仅要看自己,还要看对岸,两岸的文学早已无法分割、无法避而不见。放在世界文学的视野中,两岸文学始终是统一的,但各有千秋,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共同面对未来。”成功大学台文所所长钟秀梅说。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李学磊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李学磊

原稿件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