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麟徵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9月2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参访团返台后,于近日举行了座谈会,探讨的主题是“台湾的出路在哪里”。
台湾大学政治系名誉教授张麟徵便是参访团的一员,在座谈会上,她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提出很多自己的观点。本期“对话台湾名嘴”,便请她来为我们做深入的解读,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出谋献策。
观点1 离开大陆怎么接近世界?
导报记者(以下简称“记”):现在台湾人特别是青年一代很崇尚小确幸,他们会说我们不要大富大贵,所以不需要大陆,只要给我小确幸就好;但您却说,离开大陆,台湾民众不可能保持小确幸。这怎么理解呢?
张麟徵(以下简称“张”):今天台湾的大学毕业生可能会想,我干脆就开个咖啡馆,日子过得轻松自在,或者在哪个地方摆个摊卖小吃,也能过得不错。
可事实上,如果两岸关系倒退或者进入紧张状态,观光客对台湾望而却步,那么现在这种人来人往的状况就会消失。有没有想过,零售业会怎么样?你的咖啡馆或小吃摊还会有人流吗?如果只是一两个礼拜,还可以撑一撑,但长此以往,就会无法有序经营,更不要提小确幸了。
记:所以说离开大陆,台湾人想要小确幸只是一厢情愿?
张:是的,从另一个角度讲,国际局势也不容许台湾这样。台湾地处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势必会受到两边的“挤压”,如果往东边走靠近美日,大陆不会同意,那现在这么多的经济让利也会没有,美日那边也一样。所以,台湾想要把自己维持在真空包里享受当前的小确幸是不可能的。
记:应该说台湾人想要小确幸,反而更应该和大陆合作,是吗?
张:是的,因为对台湾来说,一味地反对大陆,对台湾未来的发展会造成妨碍。现在很多人说台湾经济上太依赖大陆了,所以政治上要止住,但这相当于是自残的手段。蔡英文会说,台湾要先走向世界,再走向大陆,可是现在全世界都在走向大陆,离开大陆,怎么去接近世界?
观点2 未来一年半局势不乐观
记:您也说到,当前的两岸关系发展受到了一些影响,这个问题主要在哪里?
张:主要的问题是马英九的抗压性太差了。从源头来说,ECFA在“立法院”通过之后,只要是ECFA框架下的子协议,不违背ECFA的原则,就不需要再走这个过程了。但马英九第一步就退让,民进党说要审查就同意,结果就一直受到杯葛。
实际上,国民党在“立法院”占多数席位,就算审查的话也是很容易通过的;但是国民党内部却自己出现了分裂,包括“立法院长”王金平也没有积极推动;而后又遇到“太阳花学运”,马英九退无可退,原来的活结现在就变死结了。
记:未来一年半内,您对服贸、货贸、互设办事处都不乐观,是吗?
张:是的,我很不乐观,现在马英九等于被卡住了,动弹不得,两岸协议监督条例都没通过,其它的更不用说了,而且大陆也不会再跟台湾谈其它协议。蔡英文其实很了解两岸经贸交流对于台湾的好处,但是她不会让国民党来做,宁愿牺牲掉台湾的一些经济损失,先让民进党上台才是最重要的。
观点3 大陆进步也是台湾发展契机
记:对于两岸交流,我们也看到您提出的一些建议,经贸交流方面不是为财团开路,观光产业要惠及台湾民众。您觉得当前的两岸交流上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怎么改进呢?
张:其实关于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问题,并不是这几年两岸关系发展带来的,而是全球化的影响,这是全球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如果台湾社会出现M型的结构,这不是两岸交流的错,但是台湾老百姓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实际上,两岸交流带来的观光产业的发展,的士司机、民宿业者、小吃业者,难道大家都没有受惠吗?
记:在面对大陆崛起时,台湾人要有怎样的心态呢?
张:台湾人的心态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也是台湾现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关于身份的认同,台湾人得先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先从大陆来,大陆的进步也是台湾的发展契机,这样才能实现双赢。但现在有些人对大陆崛起无感,或者担心会被兼并,也有人错误地去美化日本过去的殖民统治,导致对大陆的排斥心理,这种心态如果不转变,什么都做不好。
[ 责任编辑:张玲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张玲
原稿件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