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船政文化成为两岸交流的连接纽带

2014年09月15日 07:52: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14日上午,福州马尾,细雨濛濛。马尾虎头山上,台湾前“海军总司令”、海军上将叶昌桐将军白衣黑裤,神情肃穆,将一掬掬花瓣撒到福建戍台将士墓群前。

  魂栖此地的,是1847年随晚清名将沈葆桢巡台抗击日本侵略军的福建水师英烈。140年前,日军贸然出动三千兵力侵占台湾,沈葆桢受命率福建水师出征巡台,牺牲的将士遗骸后来运回福州,修成义冢。

  时值沈葆桢保台建台140周年,两岸各界在福州举办系列纪念活动。当天,500余人士齐聚虎头山公祭福建戍台将士,叶昌桐亦率台湾退役海军将军团前来参加。

  英烈墓碑青苔已生,叶昌桐伫立雨中,手抚碑文说,“保台建台外,沈公最大成就在于人才培育,船政学堂人才辈出,影响了整个中国。到今天,船政交流仍为两岸和平发展的连接纽带。”

  “中华民族崛起最重要的是要捍卫海疆主权,沈葆桢是海防建设先驱,同时培育优秀人才,为建设保卫台湾输送了人才。”福建文史馆馆长卢美松说,“回顾历史,正是唤醒两岸共同的民族记忆,推动两岸共同维护海防海疆。”

  沈葆桢成功驱日后,推行系列新政,开启台湾近代化进程。叶昌桐提及这段历史中台湾涌现的第一批修建铁路人员、第一批建设通讯行业人员,“大多是马尾船政学堂出去的,是因为这些船政学员懂外文,有机械知识。”

  叶昌桐曾在天津拜谒严复铜像,这位北大第一任校长也出自马尾船政学堂。严复是1866年在福州设立的马尾船政学堂首批学员,入学考试的考官就是沈葆祯。叶昌桐此次福州之行,就参观了位于福州于山白塔寺(即定光寺)的马尾船政学堂前身“求是堂艺局”旧址。

  自幼在福州长大的叶昌桐透露,叶家祖宅即在“求是堂艺局”附近,海军名将叶祖珪是他的高祖。有如叶家的海军世家在福州比比皆是,如今后人散落海内外,“以船政文化为纽带的两岸交流,越来越密切,这对促成两岸和平发展是很好的纽带。”

  福州市副市长林飞向中新社记者介绍,两岸传承船政文化的系列活动今年最为密集:举办六届的两岸船政学术研讨会已成为制度化研讨活动;两岸第一座纪念1874年沈葆桢率福建水师赴台驱日纪念碑在马尾立碑;“船政与台湾特展”在高雄和台北两地展出;6集大型纪录片《船政学堂》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海峡两岸多次进行甲申、甲午海战海祭、公祭活动等。

  福建船政在创办和发展过程中与台湾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载,1874年,福建船政的创办人沈葆桢曾带领福建船政建造的舰船和船政学堂培养的海军将士组建的福建船政水师官兵巡台抚台,并通过开禁、开府、开路、开矿等措施建设、开发台湾,促进了台湾近代化的进程,在台湾的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

  近年来,两岸船政文化交流持续不断。作为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马尾致力保护和修复船政遗址,新建中国第一个以船政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开辟船政文化旅游线路,弘扬船政文化,促进闽台交流。

  如今,马尾船政文化园区已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成为了两岸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完)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尹赛楠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尹赛楠

原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