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近日发表评论指出,陆客赴台个人游的规模越来越大,两岸自由往来的人数越来越多,是两岸互信逐步增加的重要成果,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标志。
评论说,此时恰逢暑期,大陆进一步扩大陆客赴台个人游,预计将掀起新一波赴台观光热潮,更为岛内经济注入新活力和能量。台湾去年观光外汇收入达123亿美元,年增长4.7%,创历史新高水平,主要是大陆游客创造的观光效益55亿美元创新高所致。不过,由于台当局对入台陆客设置人数上限,导致证件办理出现严重的“塞车现象”,最近获得赴台个人游资格的大陆10个城市的居民恐怕未必赶得上在暑假以个人游形式去台湾游玩。
评论说,俗话说“到口的肥肉飞掉了”,岛内旅游业者对台当局限制陆客人数的做法颇有微言。台湾旅游部门为了保障旅游质量,因而设置限额:团队游陆客每天5000人,个人游陆客每天4000人。台当局加强管理旅游质量有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对游客人身安全也有保障,但以限制人数为手段,仍需商榷。2012年赴新加坡观光人次达1200万、韩国1000万、台湾约700万,这显示台湾仍有接待游客的空间和能力。
评论指出,台湾方面对于赴台个人游仍有诸多限制,虽然第二次个人游的陆客可免附财力证明,但第一次个人游要提供财产证明(3万元人民币年薪证明或3个月以上的5万元人民币定期存款证明);未满18岁不可单独申请。尤其最不方便的是,入台证只是一次有效,每次赴台都要提前一个月申办。
评论认为,这几年陆客在台湾的“成绩单”有目共睹:不仅成为在台购买力最强的客源,滞留不归者也是凤毛麟角。台当局实在不必如临大敌似地“防范”陆客,应放宽限制,大大方方地张开双臂欢迎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