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两岸四地大学生交流营昨日来到唐山

2014年07月18日 09:09:00 来源:燕赵都市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两岸四地大学生交流营昨日来到唐山

  16日,来自香港、澳门、台湾的27名参加“两岸四地大学生交流营”的青年学生来到唐山与当地学生进行交流。虽然学生们来自不同地方,但大家沟通全无障碍。大部分学生认为,虽然在教育方式、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上存在差异,但这并不影响两岸四地学生之间的交流,反而带来了一种新鲜感,学生们更容易走到一起相互学习。

  内地学生升学压力比较大

  16日,记者在开滦博物馆看到了27为来自香港、澳门、台湾的大学生们。他们共同参加了为期三天的“两岸四地大学生交流营”,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到内地,感觉是十分新奇。“给我的感觉是内地到哪里都有很专业的人给我们讲解,而且参观的地方陈列的东西也很全,比台湾好很多。”第一次来到内地的龔涵薇告诉记者,自己就读于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看到学校推荐了这个活动后就报名参加了。

  “来之前,我还特意在网络上查了一下唐山的情况,感觉没什么太大差别。”龔涵薇说,到达唐山后,她和一位联合大学的学生聊了一会儿觉得内地的高考生压力比台湾大很多,“可能是因为学生太多的缘故,大家都十分刻骨,感觉每天都在围着书本转。像台湾可能有些高中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打工,但内地好像就不可能了。”

  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张天熠,“因为接触的环境不同,香港的高中生可能要比内地的更轻松一些,参加各种活动的时间比较多,而且人们也比较在意你的整体,而不只是学习成绩而已。不过,内地学生也是没办法,毕竟人太多了。”张天熠笑着说,自己还曾想到内地的大学上学,但内地高考的压力太大让他最终不放弃了这个想法。

  学习和生活环境差异很大

  来到这里的一天时间里,张天熠觉得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同一个专业的学生竟然要分成几个班学习,而且还有老师带队。“他们好幸福,有了这样固定的管理方式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还有晚自习,大家会更团结一些,还能交到很多朋友。”张天熠告诉记者,在香港,大学生们读到一个专业后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时间表,“学生可能会比较独立,什么都要自己去做,读书也好,做活动也好,但也可能让一个人变得不合群。”

  “在大学里很多内地生都特别刻苦,每次考试都能排到前几名,但动手能力可能会差一些,不过从学分上不会体现出来。他们做事情可能更严谨一些,而香港的大学生做事则比较自由。”张天熠说,自己也曾看到过很多内地高考状元来到香港后很不习惯,又回到内地读书的新闻,“可能就是以为这种学习环境的差异让人很不习惯,还有就是香港的教学资料大部分是纯英文,有些口语很好的同学会不太适应用这种书籍。”

  除了学习外,同学们还是觉得内地与其他地方的生活方式也不尽一样,“像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可能会更接近我们的生活方式,而其他地区还是有些差异。”来自澳门理工学院的彭倩文解释到,自己以前经常到广州一带游玩,觉得和澳门没有什么区别。这次来到唐山沿路后发现,很多城市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发达。

  想再来内地好好逛逛

  虽然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大家还是很快的聊到了一块,“虽然,我们生活和学习上有很多不同,但这正是有趣的地方,大家可以互相学习,接触到不一样的生活。”龔涵薇打趣地说道,来到内地第一个感觉就是地方好大,“在台湾,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就回到一个地方。在这里去哪都要走很久,感觉很好玩,这三天时间太少了,以后有机会肯定会多来。”

  而给张天熠印象最深的是,他接触到的人都很有礼貌,“最近总会有报道说港人和内地人发生冲突,其实那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我们知道大部分人都是很好的。而且,我身边的人根本就不介意与内地人交流,我自己也有很多内地的朋友。”

  “在我所在的大学里,很多都是内地生。除了我是回家住宿,他们在学校住以外,我没觉得我们之间有距离。”彭倩文说,听着大家用不同的口音说话感觉特别有意思,“可能是网络越来越发达,所以大家聊得东西都差不多,很容易交到朋友。”

  “其实,一开始我还真有些担心怎么和他们交流,特别怕说不到一块去,但交流起来发现完全没有障碍。我发现大家学习的知识也都差不多,但他们比我们的英语好很多。”一旁河北联合大学的孟闪辉听到大家的说法也笑着说,自己和他们学到了很多,还和很多人交了朋友留了联系方式,“虽然大家生活环境不同,但世界都在变小,就更别说我们之间了。这次活动长了见识,希望他们下次再过来玩。”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燕赵都市报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