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于长泰 灯号“燉煌”
“台湾南投草屯的洪氏宗族,都是清朝嘉庆年间从漳州漳浦一带迁过去的,古时漳州府史山洪氏祖先洪仁璲,是台湾草屯和茄荖地区洪姓族人的共同始祖。”说起闽台洪姓同宗史迹,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副馆长朱定波如数家珍。这一方面得益于他长年的文献研究,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数次赴台的实地探访。此次福建省交流考察团的行程中,草屯乡新庄里洪姓同宗村的燉煌堂,便是参访点之一。
据朱定波介绍,洪仁璲乃江苏吴县人(今苏州市),宋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进士。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以大理评事调任长泰知县,家眷随之入长泰居住,最后他以知县之职病殴,葬于长泰钦化里坑山。洪仁璲任职期间,为官清廉,政绩斐然,深得百姓尊崇。为纪念他的功绩,长泰县武安镇积山村史山社于元代就建了一座仁璲堂,洪仁璲被尊为洪氏开漳始祖(一世祖) 。洪氏灯号“燉煌”。
千百年来,洪氏宗族四处衍播扩域,已叶茂花繁。据漳州史山洪氏衍派之族谱记载,目前长泰县史山洪氏裔孙主要生活在长泰县的史山、湖珠村,漳州的龙海、漳浦县境内,以及台湾南投县、彰化县等地。
渡台垦拓 发枝散叶
据史山仁璲洪氏族谱载,清乾隆末年,洪仁璲祖下第十九世孙洪和苍,由漳州漳浦县车田堡攀龙社霞营乡渡台,成为洪氏迁台的第一人。此后,洪氏后人陆续从闽南地区入台拓垦,在南投、彰化等地发枝散叶,如今南投草屯洪氏便是其中一脉。
据了解,洪氏族人进入草屯垦荒,餐风宿雨,启林斩棘,先后兴建了燉伦堂、燉成堂、燉煌堂、崇星堂四座洪氏宗祠。其中,建于清道光廿六年(公元1846年)的燉煌堂,供奉一世祖洪仁璲,成为台湾史山洪氏各衍派的大宗祠。据悉,目前南投草屯乡洪姓人口有2万多人,他们不仅认真修订族谱,虔诚追源溯流,而且每年春秋两季还要在宗祠举行隆重的公祭活动,瞻仰闽南的始祖。
认祖归宗 交流热络
1987年底,台湾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两岸关系的坚冰逐渐消融。据漳州仁璲堂洪氏理事会理事长洪泗田介绍,1992年台湾南投草屯洪氏裔孙组团回祖籍地长泰认祖,拜谒始祖洪仁璲墓,并与漳州各地洪氏乡亲齐聚史山祖祠遗址,于当年成立了史山公祠重建理事会。闽台两地洪氏宗亲捐资建祠,重建仁璲堂,并于1994年11月18日举行落成典礼。
此后,草屯乡洪氏一族每年冬至都要组织宗亲,回长泰史山仁璲堂宗祠参加洪氏全族祭祖活动,21年来从未间断。台湾洪氏宗亲还先后参访了龙海市颜厝镇的洪塘村、田址村、上洋村、下陈村,榜山镇的洪厝社,石码镇的内社村,海澄镇的河福村、宁安村等地,与同族宗亲交流联谊,增进共识。
2012年3月,漳州市仁璲堂洪氏理事会一行38人,赴台湾南投县参加洪氏家庙春季祭典仪式。漳州洪氏赴台,受到了台湾洪氏宗亲的热情接待。2013年11月,漳州市洪氏理事会组团21人,赴金门参加烈屿乡洪氏家庙奠安庆典。
可喜的是,8日,10位来自漳州市、长泰县、漳浦县等地的洪氏宗亲,也随福建省交流考察团来到了草屯乡燉煌堂恳亲交流,进一步增进了闽台洪氏宗亲的血脉情谊,让亲情更浓,心贴得更近。(福建日报记者 林娟 发自福建漳州)
[ 责任编辑:范斯腾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范斯腾
原稿件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