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邱毅:绿营人士私底下对张志军竖大拇指

2014年07月01日 09:34:00 来源:东南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邱毅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访台,成为近期台湾最受瞩目的热点新闻,尤其张志军抵达桃园机场时感性的一句话:“北京到台北仅需3个小时,我却走了65年。”让许多台湾人触动情怀、心潮激荡,台湾媒体咸称“张志军的一小步,两岸关系的一大步”。

  前段时间,台湾媒体曾大幅报道,两岸协商因受“反服贸学运”冲击,包含货贸等重要协商都已停顿。此一传言造成台湾工商界及社会高度不安,对主导“反服贸学运”的民进党及学运代表强烈责难,认为他们为了政治斗争或抢占媒体而害苦了台湾。不过张志军此次访台,以实际行动粉碎了传言,也对台湾社会浮动的不安情绪产生疗愈效果。

  张志军访台除了上述较宏观面的积极意涵外,如果从微观面做细腻的观察,就更加有意思了。

  张志军在桃园机场面对欢迎的人潮(当然还有少数抗议人士),用略为腼腆的表情,对台湾乡亲做闽南语问候,还表示他闽南语说得不好,但诚意是很足够的。这个动作看似不起眼,问候语也仅寥寥数句,但看在台湾人民眼中,却是温暖在心头。

  紧接着张志军表示两岸关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暗喻马英九“政府”在两岸三通、签订ECFA后,对原承诺的政治对话、军事互信、和平协议采原地踏步甚至保守的退却。而“反服贸”逆流虽形成两岸协商的阻碍,但张志军说“两岸之间有这个和那个难题,须两岸共同克服”。张志军未明指是哪些难题,使“台独”人士失去挑动敏感神经、借题发挥的机会,具有相当智慧的“创造性模糊效果”。

  张志军在二度“张王会”里首次称王郁琦为“台湾陆委会主委”,这应该也是两岸官员互动的创举,呈现出对台湾当局的尊重。在“张王会”中,有关两岸互设办事机构纳入“人道探视”功能,以及研究陆客中转功能等问题达成进一步共识,都是张志军带来的地道、货真价实的“牛肉”。而在桃园机场及诺富特酒店面对抗议人士的叫嚣,张志军一贯气定神闲、不卑不亢的自信表现,也赢得肯定及喝彩。

  张志军在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的互动过程里,除了摆脱传统国共交流模式,建立国共与民共交流并行的超党派模式,而且在落实“三中一青”的基层参访中为老人打菜、与妇女亲切互动、和原住民共舞等亲民表现,呈现平易近人、贴近民意融入基层的新风貌,让人耳目一新。

  甚至在高雄,张志军与陈菊见面时,看得出陈菊略显紧张,反倒是张志军落落大方地化解双方尴尬。而对陈菊针对高雄航班、农渔产品、游艇专区等要求,张志军也都能给予正面积极的响应,笔者就听说绿营人士私底下对张志军竖了大拇指。

  若要说张志军来访的美中不足缺憾,就是他在高雄时遭到“台独”学运分子的泼漆抗争。这一动作使急于想成名的年轻人博得媒体报道,却对台湾造成显著的负面伤害,所以各主流媒体舆论同声谴责,这正是“3·18反服贸学运”以来,台湾社会对抗争学生违法行为纵容的涟漪效应。

  而在学运以来,马英九“政府”一再退让,使学生的暴力行为失去节制,甚至忽略待客之道的基本礼仪,给台湾形象带来污点,着实令人愤慨。所幸张志军面对抗争仍显示从容态度,使两岸交流与和平发展的大方向不至受到冲击。

  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 邱毅(台湾经济研究院董事)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东南网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