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活查封”、夜间法庭、远程视频庭审……一个个创新性的涉台司法尝试,方便了台胞维护自身权益,也增强了他们对大陆司法的认同感—— 海沧法院求索涉台司法的“温情路径”
人在对岸,照样“来厦”开庭
有了电子法庭,台胞人在对岸,也能如期“来厦”开庭了,维权变得不再难。近日,厦门海沧法院家事法庭首次通过远程视频审理了一起涉台离婚案件,效果出奇的好,“倘若要迁就当事人的时间来开庭,这在台湾是不可能的。”作为当事人的罗先生感慨地说。
罗女士与台湾的丈夫罗先生要离婚,因为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双方争执不下。罗女士遂将离婚案诉至法院,海沧法院家事法庭受理后,请罗先生来厦门出庭。可罗先生一直没空来,因为刚刚找到新工作,无法请假,造成此案一直停滞不前。
“双方对财产分割无争议,焦点只是在孩子抚养权上。”经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家事法庭决定启用“电子法庭”,通过远程视频审理此案。今年4月16日上午,海沧法院家事法庭,气氛严肃,“罗先生在海峡的那一头,罗女士在海峡的这一头,双方通过QQ视频对话,出示证据,并透过大屏幕展示给法官和旁听人,通过高清科技庭审设备全程加密录制。”办案的林焕华法官说。
不用来厦门,还可以选择在周末开庭审理,这确实出乎罗先生的意料。审理结束,罗先生只要来厦门做最后一次的面签调解协议即可。这起涉台婚姻案终告结束,不仅方便了当事人,也实现了“案结、人和、事了”。
海沧法院今年成立家事法庭,管辖范畴涉及海沧区的家事案件,还包括厦门市涉台的婚姻、抚养、继承、亲子确认等。林焕华说:“远程视频庭审是要在征得各方同意情况下进行的,目前仅针对一方当事人在外地且双方争议较小时采用。”
“夜间法庭,让我们有时间维权”
“白天,有的台胞忙于经营,有的台企员工得上班,难以到庭应诉、调解,因此,他们要是在晚上有空的话,也可以申请在夜间开庭。”海沧法院有关负责人说,如今,涉台法庭不仅白天调解“断案”,还引进了“夜间法庭”、“周末法庭”。
洪某是台企洪氏公司的一名员工。2012年1月16日晚,他参加了公司主办的尾牙聚餐。宴后,他酒驾摩托车撞死人,赔付60万元给死者家属。随后,他将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公司分担30%的责任。
海沧法院受理此案后,考虑到洪某白天上班,难以请假,便启动“夜间法庭”审理。办案法官陈进杰审理认为,洪某所在公司主观上具有一定过失,但其消极行为并无直接损害后果,故判决驳回洪某的诉求。
陈进杰说,“夜间法庭”不仅仅是晚上开庭,还有很多案件是晚上当庭调解,法律文书当场送达,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也方便了当事人,“只是办案法官得加班审案,会辛苦些”。
据统计,2013年,海沧法院累计启动20余次“夜间法庭”,使案件纠纷得以较快地解决,也减少当事人的讼累。
“‘活查封’,救活了我们的企业”
一家企业如果涉及债务纠纷,很可能会因为法院的资产查封而无力“动弹”。这样,企业经营不下去,最终不得不关闭厂房。“要不是法院采取‘活查封’的办法,帮我们缓一口气,我们的企业恐怕就熬不下去了。”说起曾经的“险关”,巨茂光电(厦门)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崔丽心有余悸地说。
原来,巨茂光电(厦门)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太阳能电池封装和来料代加工的台资企业,发展前景看好。不料,2012年,这家企业被另外一家台资企业新日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告上了法院,涉案货款标的达200多万美元。同时,新日光公司还请求法院对巨茂光电进行财产保全。
受理案件后,厦门海沧法院涉台庭立即查封巨茂光电的厂房。不过,在案件审理中,办案法官发现,巨茂光电公司业务发展迅速,资金紧张,正急需动用厂房向银行抵押贷款。“财产查封很容易,但将使企业陷入发展困境,难以‘造血’。”于是,办案法官依法做通原告的思想工作,进行灵活变通,改查封厂房为查封厂里的机器设备。
可是,在机器设备的外部贴上封条,还是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活动。办案法官又动起脑筋,最终在机器设备内部贴上封条,既履行程序,又不会使员工产生抵触心理。
“这样的变通法,确实给我们喘口气的时间。”崔丽说,“尽管有诉讼在身,但企业还能抢抓时间,赶紧生产,赢得发展时机,那么,还清债务也就不成问题了。”
办案法官说:“查封财产不是目的,尽快化解原被告的诉讼才是终结办法。”经多次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今年春节后,巨茂光电获得了银行贷款和订单,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也还清了相关债务。
“这些创新性的司法尝试,帮助在厦台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让他们看到大陆法院对台商权益的重视,增强了他们对大陆司法的认同感。”海沧法院副院长曹发贵说。
[ 责任编辑:梁行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梁行
原稿件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