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台湾:抗争之后如何解“锁”

2014年04月21日 08:17: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转发 打印

  在北京,多数人看台湾的反服贸活动,觉得事儿不大,甚至只是“茶壶里的风波”。记者来到台北,这里的语境就不同了,占领“立法院”的学生退场后,政坛、舆论持续热议,凯达格兰大道附近多家重要机关前,拒马蛇笼没有撤去。随便问个台湾人,多少都会发表点看法。

  警界的朋友说,这回松口气了,一个月来累坏了,维安被调来调去,高雄调来的警察只能睡地板唉!

  台北年轻上班族家怡告诉记者,她的闺蜜和同学好几个参加了反服贸。“为什么呢?”“服贸是什么,还不很清楚,去集会呛声,主要是对现状有不满,对前途表担忧吧。”

  学生虽退场,台湾却陷入旷日持久的争论之中。

  从这头扭打到那头

  马英九要跟蔡英文辩论该不该有服贸,蔡不接招,讥讽马:你以为自己还在选举啊!国民党文传会主委范姜泰基19日表示,马不断传达和解沟通的理念,民进党原本同意对服贸“逐条审查表决”,但却霸占主席台,“恶意杯葛议事,立场前后不一,令人难以苟同”。

  在议事场,在电视上,不断听到名人名嘴在辩论。有人责怪别人不倾听自己意见,说着说着却要对方闭嘴!平面媒体上,不同背景的观点陈述比比皆是,这家刊登“台湾不要耽误服贸”,那家就登“服贸一来我们死定了”。

  这些天,为了争夺《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的排案主导权,“朝野立委”又较上劲,预计这周也审不了,至于服贸何时通过,现在更看不到。

  服贸被卡,看得出台湾主事者的焦虑。马英九努力在解释。4月18日他接见瑞士专家时说,开放台商投资大陆,一般估计金额超过2000亿美元,而陆资来台现在才8.7亿美元,差距非常悬殊!

  “中央社”报道马最近说,两岸关系如果都要以危机意识去无限上纲的话,那“什么事都不能做,每一样都有问题”。他举例,10年前谈到两岸直航时,有“立委”说“一定是变成木马屠城,大陆战斗机会跟着民航机一起进来”。甚至会有大陆的武装突击队,到了松山机场后,下来架设迫击炮,就可以打到“总统府”。

  他讲这些,可谓苦口婆心。许多人认为,当局未能为服贸协议做好充足的倡导说服工作,需要补强。解开心锁要靠当政者为所当为,有效化解。当然对社会反映的意见要倾听。

  但在台湾,太多人“不愿被说服”,而那些曲解或对服贸挑刺的“懒人包”,倒是大行其道,比如有人说,服贸生效后大陆美容理发业进台湾,会“洗头兼洗脑”,就有人信!

  岛内有些观念非常矛盾,不仅思维封闭,逻辑上也很别扭。比如资金向外投资,被说成“掏空台湾”,而大陆资金入台,又说将会“买空台湾”。台湾人才出外工作或移民,是“脑力流失”,外面的人才入台工作,又说会造成“本地人工作机会流失”。如果大陆不让利,是“台湾吃亏”,让利了,又说是“政治阴谋”。总之一涉及大陆,左右不是,一沾就反。对此现象,云朗观光集团总经理盛治仁呼吁,应展开理性讨论,在公共政策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但现在的问题是,台湾的政党陷入了“执政时一意孤行,在野时拼命反对”的恶性循环,纷争被无限延伸。

  反服贸行动的确也反映了台湾年轻一代遇到的实际困境和焦虑。许多问题积重难返,岛内多数论者认为,当局应领头凝聚共识,拿出妙方来处理、改善,减轻年轻人的前途忧虑。

   服贸过不过,各方都在看

  台北市进出口商业同业公会近日公布调查报告,台湾在贸易综合竞争力的全球排名跌至第12名。报告建议台湾社会平息内耗,尽速通过服贸协议。

  台“经济部次长”杜紫军表示,目前台湾正在进行的其他的例行性双边经贸会谈,已一律暂缓。许多贸易对象表示,等两岸服贸有具体进展后,才会考虑下一步。若服贸无法通过,外界对台湾的自由化能力会有很深的疑虑。

  国民党“立委”李贵敏表示,学生诉求退回服贸,是选择关闭台湾大门、走向闭锁;就算服贸协议最后被退回,台湾身为WTO成员,未来也要面对《国际服务业贸易协定》(TiSA)的挑战,它的条件高于服贸,台湾迟早必须开放市场。

  服贸争议自陷于蓝绿统“独”的内斗层次,不如放在“台湾全球化生存战略”的大形势来看。《联合报》文章尖锐地指出,台湾躲不过全球化,也躲不过两岸连结。台湾必须赢得“经贸自由岛”的地位,台湾不可能妄想一个“没有中国的全球化”。反服贸者竟然能将一个“台湾自杀”的政治主张说得那么正气凛然,这个笑话其实是个大悲剧。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院长杜道明在台表示,台湾要加入区域经济整合,非中国大陆不可,就像芬兰永远摆脱不了俄罗斯,优势互补才可以同步提升竞争力。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长包道格表示,服贸协议有助于台湾进一步打开大陆市场,而且台湾服务业优于大陆,有什么好怕?

  只是,在岛内“逢中必反”的氛围下,这些外来和尚念的经,也未必听得进去。

  两岸交流不会停,停不了

  连日来在台北,记者感受到,两岸交流合作循着已开创的路径,继续向前。只是遇到些波浪,有些节奏有所调整,例如接团偏少,但大趋势不变。

  从4月16日起,台方将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的每日配额上限,从3000人调升为4000人。人多,有些热门景点要实行限客措施。

  文化交流好戏连场。“2014两岸小剧场艺术节”将于5月2日至7月6日在台北、高雄、北京举行,大陆6部戏剧和台湾的4部戏剧将一共演出71场。4月24日起,北京文化周在台举办,京城多家演艺团体入台展演交流。

  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4月15日起率团赴云南、山东参访,他说,两岸交流不能也不会因为反服贸事件而停顿。

  台湾陆委会近日表示,没有重启服贸谈判的准备,在两岸协议监督专法通过前,行政部门仍会就两岸进行中的协议持续协商沟通,如货物贸易、互设办事机构等,同时强化对“立法院”和公众的沟通说明。

  看来,经历今春“太阳花”冲击,马当局应该有触动,把有关工作做得更细致有成效吧。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