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苏谢罢手小英誓选 绿营党魁角逐没悬念有看点

2014年04月15日 08:21: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转发 打印

  苏贞昌   谢长廷   蔡英文

  民进党5月的党魁大战,原本一直被视为将是一场戏码迭出的权斗大戏。然而,就在党主席竞选登记的第一天,剧情出人意料地瞬间变得单纯起来,结尾也似乎没了悬念。

  4月14日,民进党党主席竞选登记启动。一早,苏贞昌丢出震撼弹,在“脸书”上贴文宣布退选党主席。几个小时之后,谢长廷也宣布弃选。中午,蔡英文则透过办公室发表声明,表示“必须坚定的承担”,选到底的决心展现无遗。

  但凡选举,胜负输赢才是看点。如今,“三国演义”不再,一个人的征战变成了没有遐想空间的政治秀,绿营党魁角逐,还有哪些看点呢?

  看点一:“电火球”为什么不冲了?

  如果说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在三个人的力量对比中处于劣势,退选还多少在意料之中。那么,被称作“电火球”、又占有现任党主席资源优势的苏贞昌不再“冲冲冲”就真的让不少人意外了。苏贞昌是真心退选,还是背后另有算计?这是岛内舆论的一个观察点。

  苏贞昌的退选,绿营内部也揣测不一。前台南县长、曾参选党主席的苏焕智14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苏放弃党主席选举,并不意味放弃2016。被视为苏系人马的“立院”党团书记长吴秉叡则表示,苏贞昌的决定与“大选”绝对无关,只是社会各种责难都有,求全不容易。同为苏系人马的“立委”邱议莹说,苏贞昌这段时间是“做到流汗却被嫌到流涎”,承受很大压力。

  无论苏贞昌是不是果真以退为进,另起炉灶专心2016,苏系“立委”都言明了苏退选的部分原因。接任党主席后,两岸政策模糊反复,党内派系恶斗有增无减,连绿营铁杆林义雄都退党另起炉灶,苏贞昌的确是内忧外患、状况不断。

  “反服贸”学运中的表现或许就是“最后一根稻草”。对于服贸,党内要角,包括蔡英文、谢长廷等,也只主张逐条审查,陈菊等民进党执政县市的县市长还表态有条件的支持服贸。毕竟接下来的“七合一”选举是地方性选举,民进党执政县市多是农业县市,大陆市场不容小觑。苏贞昌却突然祭出大动作。先是抛出坚持“两国论”的民间版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后又以民进党中央的名义发放“退回服贸”的文宣小册子。

  大动作招致民意和党内反弹。学运过后,台湾最新出炉的民调显示,民众对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好感度出现了变化,对民进党的反感度增加了7个百分点,反映民众对民进党在学运角色中的负评。学运并没有挽回苏贞昌在“党主席保卫战”中的颓势。前民进党ECFA小组召集人郭正亮抨击说,苏贞昌根本就是想挟学运“末路狂飚”,走极端路线拼党主席。

  台湾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特聘助理教授黄书纬接受采访时表示,民进党的表现,在这场运动中被边缘化了,而民进党内受伤最大的就是苏贞昌。如果有了这些背景,再看苏贞昌的退选似乎就不会太意外了。苏蔡支持度对比悬殊,无意外,5月选举结果出炉,恐怕就是苏政治生命结束的时候。与其这样,主动退选,潜沉蛰伏,再起时机,或许才是苏贞昌现阶段相对有利的选项。

  看点二:“空心菜”会有实质改变吗?

  民进党党魁之争备受关注,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它关系着2016的布局。如今,党魁之争只剩下蔡英文与另一位参选人郭泰麟,选情趋于简单。

  自宣布参选党主席,就有岛内学者称,蔡英文“醉翁之意不在酒”,选的是党主席,瞄准的却是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大位”。蔡英文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下任党主席要担负很重的责任,且与民进党在2014与2016年的整体布局有关。能否代表民进党出征2016,直接影响到民进党各大“天王”的政治前途。

  本来,不管有没有学运,蔡英文在党魁之争中胜出的概率都较大,值得观察的是学运对蔡英文2016之梦,究竟有什么影响?

  走向2016,岛内舆论观察的重点显然还是蔡英文到底会不会在两岸政策上有实质的改变。以往蔡英文常被讥为“空心菜”,原因是她对于重要议题总是躲躲闪闪,没有定见。蔡英文在2012功亏一篑,外界公认是在两岸政策上失分。近年来,虽然蔡英文也展现了要与大陆沟通的意愿,甚至还提出要“小英基金会”执行长林全率团访问大陆,但其始终提不出两岸政策应有的方向和路线。

  有台媒发表评论称,这次学运的几个职业抗议学生,都是蔡英文的青年军,因此外界普遍认定,即使不是蔡英文策动,至少也是她支持。然而,学运过程中,蔡英文并未能有效控制局面,无论是无法约束所致,还是故意纵容,对蔡英文来说都是负数。另外,学运期间出现的“台独”主张,有把两岸关系拖向逆成长的可能性,深切了解其中风险的蔡英文却并未积极提出化解方案,这也难免会让人质疑其走向2016时,在两岸政策上做出实质改变的勇气和决心。

  14日,苏贞昌、谢长廷、蔡英文都给出了退选或是坚持参选的理由——为了“团结”、“改革”或是“责任”,蔡英文还表示“每个政治人物有责任让自己成为最好的选项”。怎么解读这些理由和说辞,各方观点不一。但是,要成为“最好的选项”,实质改变两岸政策,显然都是绿“天王”不能回避的问题。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