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台湾反服贸与挺服贸对立激烈 记者解析破局关键点

2014年04月01日 08:00:00 来源:新华台湾 字号:       转发 打印

  30日下午,台湾民众于台北凯达格兰大道静坐(现场图)

   网络手段传播 各种团体推波助澜的网络世代“学运2.0”运动

   新华网:两岸之间的经贸合作与人员往来近几年来发展迅猛,给台湾带来巨大的和平红利,请问这次为什么服贸协议会突然掀起这么大的波澜?背后主要的推动力量是什么?

   驻台记者:我们认为,台湾社会的不确定感、网络时代的沟通便捷和民进党、“台独”势力的见缝插针,是这次风波闹得如此之大的三大因素。

   这次反服贸的团体诉求并不一致,总体上看,大致有四个方面或层次:

   一是“反黑箱服贸”,这也是反服贸学生团体的初衷,认为服贸协议在“立法院”委员会的审议程序不够完整、民主遭到破坏,觉得其中存在“黑箱操作”成分;

   二是反服贸。台湾部分民众对两岸关系走得太近一直存在疑虑和担忧。即使承认服贸对台湾服务业有利,但仍担心大陆的经济渗透;

   三是反马英九当局。民进党、“台独”势力为年底“七合一”选举和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获胜考量,通过一批亲绿的职业政治学生煽动学生群体,打击马英九声望,加深国民党执政危机。

   四是反大陆。民进党历来“逢中必反”,于是结合“台独”团体对学生运动推波助澜。

   网络时代,也改变着台湾社会运动的组织方式。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被动员起来的学生其实对服贸协议本身缺乏了解,“到处喊狼来了,却不知道狼长什么样”。目前,参与的学生族群了解有关服贸资讯,多是通过台湾“公民觉醒联盟”制作的“黑箱服贸懒人包”等网友分享内容,这些网络手段以快捷简明的方式传播“计程车小黄变小红”、“陆劳来台抢饭碗”、“大陆投资移民长驱直入”等耸人听闻的错误信息。学生占领议场、冲击“行政院”的行动也是通过Facebook、PTT(台湾知名BBS网站)等网络手段传播,形成台湾媒体所称的网络世代“学运2.0”运动。

   大多数百姓:学生提条件过多只是“为反对而反对”

   新华网:据报道反服贸抗争持续十多天,已投入超过2.5万人次警力,除金门、马祖,全台湾各县市警察都曾分批轮调支持维安,你们有没有在抗议现场采访过维安警察,他们是什么反应?你们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台湾老百姓都怎么议论?

   驻台记者:我们采访过一位警察,他说,12天来没有休息,有些媒体还宣称他们“血腥镇压学生”,他们也感到委屈,但没办法,台湾社会就是这样。

   实际上,大部分台湾民众对学生持续占据“议场”、冲击行政管理机构,造成台湾社会空转并不认同。在大多数老百姓的眼中,学生诉求一变再变,提出这么多“不可能让人接受的条件”,也只是为反对而反对。

   尤其是学生从静坐到强行占领“立法院”,进而冲击行政管理机构,从和平抗争演变到暴力行为,理性诉求演变为非理性冲突,“反服贸”单纯诉求演变为“反中”、“台独”,整场运动逐渐失焦。台湾民间和社会也从以往还算支持、同情学生团体,转变为出现反思声音,认为脱序暴力不应纵容。很多民众的观感由同情逐渐转为反对,认为学生们已经太“过火”,无视法律和社会安定。

   有台湾民众在现场对记者表示:“服贸协议已经要逐条审查,逐条表决,已经退回原点了,过不过根本不知道,学生凭什么得寸进尺呢?”

   30日在凯道现场,记者就看到一位老婆婆苦口婆心地一个个走到学生面前,说“赶紧回家,回去好好读书”、“不要再影响立法院工作”等。29日在自由广场,“白色正义社会联盟”组织的反对“反服贸”活动中,就有民众聚集挺服贸,高喊“孩子,回家吧”、“警察,辛苦了”,并给警察献上康乃馨。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张玲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张玲

原稿件来源:新华台湾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