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员王建民今天发表文章说,民进党内一直在广泛检讨两岸政策,其中不少绿营人士提出一些较具开放与务实性的政策主张,让许多人对民进党转型与其两岸政策调整抱有期待。然而,外界却不明白,民进党内部人士的个人政策主张,不是民进党的政策共识,目前民进党内除了有“善待陆生、陆客、陆配”(没有陆资)的共识外,根本没有任何调整与改变,而且对两岸关系发展的牵制力增强,阻挠压力增大。
不久前两岸实现了“张王会”,民进党表面上给予肯定,党主席苏贞昌等人称“张王会”互称官衔是一种进步,蔡英文认为是“两岸接触跨出的重要一步”,于是获得不少人对民进党的积极评价与肯定。然而,民进党为何给予“肯定”?不是因为“张王会”取得重大突破,而是王郁琦大陆之行没有超出民进党、台联党设置的条条框框。众所周知,王郁琦赴大陆之前,民进党与台联党联手,并在蓝营妥协下于“立法院”达成一个重要决议,要求王郁琦前往大陆访问期间“不得签署任何书面文件或发表共同声明、新闻稿”,同时不得接受、呼应“一中框架”、“反台独”等主张或谈判这些政治性议题,结果王郁琦严格遵守,这才是民进党肯定的关键原因所在,这是民进党对两岸互动牵制力增强的重要一步。
然而,民进党并不满足于此,而且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开始设置新的障碍。“张王会”之后,绿营最具实力问鼎“大位”的蔡英文提出一系列新的两岸互动论述与主张,政治立场“软中带硬”,抵制“一中框架”,反对“习马会”。
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吴钊燮则对王郁琦提出质问:“张王会”后,陆委会新闻稿模糊不清,但国台办新闻稿却表示达成积极共识,两岸到底有无共识?民进党“中国事务部主任”洪隆财也表示,王郁琦回台后应立即向“立法院”专案报告,未来应建立两岸协商谈判的授权机制,让“立法院”监督机制法制化。可见,面对两岸关系的新形势、新发展,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主张不仅没有调整,反而得寸进尺,对大陆的政治要价不断升高,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增加了新的政治条件与障碍。
令人不解的是,国民党对民进党在两岸问题上的步步紧逼,一再妥协与让步,让绿营牵着鼻子走,在“立法院”议席占显著优势的情况下,自绑手脚,签下限制“张王会”的决议,开创“立法院”干涉两岸事务的首例与恶例。如此种种,似乎预示着国民党对两岸议题的主导力在下降,民进党对两岸关系发展的牵制力、干扰力在升高,也预示着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风险与变数增多。这一动向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 责任编辑:张玲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张玲
原稿件来源:新华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