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两岸媒体闽北叙茶缘:从大红袍母树到万里茶路起点

2013年12月21日 14: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为推动两岸新闻交流,弘扬中华茶文化,海峡两岸14家媒体的20多位记者12月16日至21日走进福建建瓯、武夷山,参加福建省台办组织的“2013两岸新闻媒体闽北叙茶缘联合采访”。

  福建省台办副主任陈玲女士向中新社记者表示,这样一次以茶为主题的联合采访,满满的行程无疑将进一步了解闽台茶文化的历史,全方位呈现出闽台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优势,让两岸民众一同感受中华茶文化的灵魂,茶文化的魅力。

  武夷山是两岸媒体此行探访闽台茶缘的重要一站。武夷山除了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的显贵身份之外,更是一座有着千年积淀的茶山。在武夷山寻找最有传奇色彩的古茶树,大红袍景区就两岸媒体寻访的圣地。

  武夷岩茶品目繁多,而最负盛名的当属大红袍。徒步走进大红袍景区,慕名而来的茶友们,盘桓于此的唯一目的,就是观瞻6棵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大红袍母树。

  茶道中人大多知道,中国茶叶拍卖的最高纪录就是由这6棵大红袍母树创造的。现在,攀附在九龙窠崖壁上的这6棵母树已经停止采摘,进入全面保育。由大红袍树种衍生出的武夷岩茶的制作技艺,如今也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武夷岩茶开元堂掌门人郑明群是“武夷岩茶制作工艺”传承人中的代表,他说,老祖宗世代传承下来的制茶技艺,他情有独钟,更是希望传承光大,把茶做到更好。为此,他特地选择了一些地点,种植健康、生态的茶,恢复以前有性繁殖的种植方法,把遗失的老岩茶品种找回来。

  正如郑明群所说“要将遗失的老岩茶品种找回来”,武夷山人立志要建立起一个茶叶指标的数据库,用它来打造武夷岩茶的行业标准,更好地传承武夷岩茶。

  武夷山迷人的景致和大红袍飘逸而出的醉人茶香,令两岸记者印象深刻。寻访武夷山的茶,不能不到一个叫下梅的古村落,这是清朝时享誉海外的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

  清雍正5年起,清政府开放的恰克图外贸口岸为晋商创造了无限商机,茶叶就是从那里出口的主要产品,是中俄贸易的大宗产品。武夷山下梅村,也就成了万里茶叶之路的起点。漫漫茶路,由此缓慢而坚定地迈开了步伐。

  下梅的精华不只在于世代以茶为生的淳朴民风,还有那小桥流水、廊檐黛瓦,更浓缩于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中。作为万里茶路历史见证的下梅村,现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前来采访的台湾记者陶醉于如此精雕细琢的老房子,啧啧称赞。台湾《民众日报》总编辑特助、大陆事务部主任许永传认为,两岸所有自诩懂茶的人,都应该从下梅村开始,走走这条老路。

  近年,武夷山在传播中华茶文化、推动两岸茶业交流合作中作了许多有益探索。中共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市委书记梁伟新接受两岸媒体采访时称,武夷山已经连续7年在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和两岸茶王争霸赛中邀请台湾茶农、茶企以及台湾农会参加,提升两岸茶叶交流、合作规模。

  同时,武夷山也组织众多茶农、茶企赴台参观考察先进的茶叶种植、加工技术和经营管理,仅今年就组织三个团队到台湾参访交流茶叶文化创意产业。武夷山茶叶文化创意产业也委托台湾相关机构办理。

  梁伟新透露,明年初武夷山将开通到台湾的空中直航航线,台湾游客将从今年的八万人次提高一倍,更有机会增进两岸茶业交流合作。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