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编者按:作为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建设活动的主办单位,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行委员会一再重申,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绝不能搞政绩工程和形式主义,绝不能搞花架子和一窝蜂,必须与当地的民生问题解决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给当地带来切切实实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要严格制定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的准入标准,宁缺勿滥、宁少勿多、由点到面、循序推广。现发表他们从这种高度出发、撰写的《关于贵州省罗甸县申报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的调研考察报告》(节选)
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国家级少数民族贫困县)以贵州汇生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县内所建的海南黄花梨和柚木基地申报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
优质长寿林木资源。黄花梨和柚木是优质长寿树,黄花梨更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林木(国家二类濒危保护植物)。世代以来,海南黄花梨绝无逾越北纬25°线能存活者,更毋庸妄谈规模化种植。贵州省独特的山区立体气候和喀斯特地貌土壤价值千百年来从未有人发现能与卓尔不群的海南黄花梨生长条件相结合。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下,贵州汇生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自2008年起,即在南部干热河谷区域试验种植海南黄花梨,迄今,已经成功完成海南黄花梨种植4000多亩(还包括9000余亩柚木),拥有7000平方米育苗大棚,目前已是国内最大的海南黄花梨和柚木人工种植企业。
中华亲情文化资源。该申报单位的亲情文化是现代版的,具体体现在企业与农民在土地利益上的成功合作模式。企业摒弃低价收购或承租农民土地模式,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首先为参与土地合作的村民带来土地租金(5元/亩/年)和劳务收入(60元至80元/日),还在项目中赠送20%的分红权益给村民。每户村民平均投入10亩荒山参与合作,每年收益可达16万元,10年过后,家家都将成为百万元户。至2017年,公司将投入3亿元以上的资金,全部完成8万亩种植,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海南黄花梨人工种植企业。公司每实施1万亩海南黄花梨种植,至少可以带动1000户至3000户村民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政府和企业的两个自愿条件。当地政府全力支持贵州汇生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申报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企业自身希望成为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后,能从文化内涵上进一步打响黄花梨和柚木的品牌,扩大其种植基地的知晓度,促进海内外华人的认养及投资,从而推动企业的营销工作。
经考察,我们认为,如在该地建设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基地,亮点在于与当地的民生问题解决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创造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为推动这一国家级少数民族贫困县脱贫做实实在在的工作。但在珍贵林木基地建设“中华亲情林”,尚有加强总体规划、进一步发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发展亲情文化产业及建设中华亲情馆等问题需深入研究和解决。
[ 责任编辑:杨云涛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杨云涛
原稿件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