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马英九不必将两岸政治对话无限上纲到谈统一

2013年11月05日 11:07 来源:环球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

  资料图:评论认为,马英九答复《华盛顿邮报》的说法反应出台当局现在对两岸政治对话的态度,即把“政治对话”捆绑“和平协议”、“讨论统一”。

  香港“中评社”4日社评,原题《两岸政治对话台湾何必草木皆兵》,全文摘编如下:

  国民党预订11月10日召开第19次全党代表大会,在两岸政策方面,2005“胡连五项共同愿景”将第三度列入政策纲领,并强调要持续推动两岸交流,促进台海永久和平。然而在另方面,马当局对两岸政治对话却持续保守到几乎看不见曙光的程度。

  马英九10月24日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专访,被问到两岸有可能在他任内进行政治对话?马英九的答复是,“关于大陆方面希望与我们讨论和平协议的问题,台湾民众会有一点担心,担心会不会变成讨论统一的问题,所以两年前我们提出来的时候就说,最好是经过一次公民投票,确定大家支持这样做,才比较容易展开相关讨论。”

  马英九答复《华盛顿邮报》的说法反应出台当局现在对两岸政治对话的态度,即把“政治对话”捆绑“和平协议”、“讨论统一”。官方对外释出这样的态度,在野党、民间会对政治对话草木皆兵不足为奇。换言之,“政治对话”原本应是一个两岸互动过程中的开放性动作,却被马当局定性、定调,将之窄化为两岸解决终局问题的谈判。

  再进一步说,“政治对话”与“政治谈判”在概念上是有很大差距的。前者,两岸间的任何接触都可视为政治对话范畴,实没必要看到绳子就大喊蛇来了,尤其,两岸在签了19项协议后,容易的多数都解决了,进入“深水区”所处理议题政治性愈来愈高,若有政治对话即可加速歧见整合,最近因人道探视权卡关的两岸互设办事处即为一例。

  马英九执政以来,举凡吴伯雄、萧万长等高层有会晤大陆领导人的机会时,马英九都会请他们带话转达,类似这种“间接对话”若改为“直接对话”,就是政治对话功能的体现。况且,待两岸政治对话正式登场,也不必然会一下子就推进到主帅层级。

  以马英九过去数度透过国民党荣誉主席和大陆领导人见面的机会,表达台湾需要国际空间一事来说,就实务来说,台湾若以正式会员身份加入联合国之下的国际组织,两岸就成了“一中一台”、“一边一国”,大陆不可能接受。大陆没点头,台湾也进不了。台湾过去这段时间陆续参与世界卫生大会与国际民航组织都只是权宜性质,还称不上正式会员。

  两岸之间要处理类似国际空间等涉及主权领域的议题,从大陆的角度,不可能只是马英九让国民党荣誉主席捎个口信就能解决的事。要就坐下来谈,两岸不谈就只能像现在这样,交流还是交流,但发展到某个阶段,碰到某条线,就卡住了。

  马英九过去在谈到两岸政治对话时,重中之重摆在民众的共识,亦即百姓接受程度。他10月24日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专访时仍重申,“谈和平协议前最好是经过一次公民投票,确定大家支持这样做,才比较容易展开相关讨论。”就此而言,台湾社会受马政府害怕两岸政治对话氛围影响,官方态度若没改变,要寄望民众建立共识如缘木求鱼。台湾官方若能改变态度,将政治对话做为解决两岸深度交流问题的常态性机制,习以为常,慢慢的民众才有可能用正常的角度来看政治对话。

  什么是两岸对话?马当局应该要先定义出来,没必要自己无限上纲到“对话”就是要谈统一,搞得草木皆兵。对话本身是中性名词,台湾竞争力羸弱中,今年GDP保二都有困难,两岸有些僵局可透过政治对话解决,透过产业分工,拉动台湾的就业和薪资,这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 />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