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10月25日,是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68周年。当年,许多台湾青年为了抗战,跨海来到大陆投入到抗战行列。红色革命圣地延安,不仅吸引了追求理想的台湾青年,也吸引了具有国民党身份的台籍人士。
“抗大”的台湾青年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中共中央为培养干部和军事人才而开办的。台湾青年从台湾及其他地方辗转奔赴延安,进入“抗大”,加入中共领导的抗日队伍。
张志忠,嘉义人。1924年回祖国大陆,1932年加入中共,1939年到延安“抗大”;后在八路军129师冀南军区敌工部,从事对敌宣传工作,曾任敌工部宣传科科长。1943年到太行山区参加抗日战争。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受中共派遣,任中共台湾省工委委员兼武装部长。1954年牺牲,被中共追认为革命烈士。
冯志坚(翁阿东),台北人。1932年与蔡孝乾等人跟随红军从漳州赴江西苏区,经廖承志介绍,于1938年11月抵延安入读“抗大”,改名冯志坚。1939年加入中共,在延安担任日文情报翻译工作。
丘刚明,高雄人。1936年回祖国大陆,后到延安入读“抗大”。1938年10月加入中共,参加邓小平在大别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任侦察参谋。
台湾青年在“鲁艺”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抗战文艺工作者。满怀抗日报国和艺术理想的台湾青年,在“鲁艺”揭开了革命生涯中闪光的一页。
沈扶,台北人。1930年回祖国大陆,1936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西画系。1938年7月,经广州、西安,奔赴延安,入“鲁艺”学习美术。根据抗战需要和党的安排,沈扶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从事日本问题研究和翻译工作,并兼任对日工作部顾问、日共领导人野坂参三的翻译。新中国成立后,他与在延安并肩战斗的妻子黎舒林(台湾人)来到旅顺工作,参与创建台盟旅大组织,后任台盟总部副秘书长。
李焕之,生于香港,其父是福建人,母亲是台北人,他说自己是“闽、台、港三结合的产物”。1930年从香港到厦门;1936年入上海国立音专;1938年到延安入读“鲁艺”音乐系,师从冼星海,学习作曲和指挥。1938年11月加入中共。曾任“鲁艺”音乐系主任,在延安度过了7个年头,创作了《保卫祖国》、《抗战进行曲》等抗日作品。参加“鲁艺”组织的《黄河大合唱》演出,并亲历延安的新秧歌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曾采集有关祖国统一的音乐素材,并为《香港回归曲》谱曲。
丘念台的延安之行
丘念台,台中人,台湾著名抗日志士丘逢甲之子。早年在日本创建东宁学会,团结台湾学生开展抗日活动,倡导台湾回归祖国。后在东北及津、穗、沪等地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初,以中山大学教授身份在陕北公学、“抗大”与青年学生一起听课。在延安期间,他向毛泽东、张闻天、林伯渠等中共领导人,表达对中共积极抗日的敬意,得到了毛泽东的赞许。随后,他组织抗日队伍——东区服务队,吸收台籍青年和陕北公学、“抗大”的粤闽籍青年参加。
为抗战而奔赴延安的台湾青年还有很多,他们在中华民族的危急关头,回到满目疮痍的祖国,抒怀中华儿女的赤子情怀。“每一个台湾人寻找祖国的经历,都是一部千万行的叙事诗。”(徐 康)
[ 责任编辑:张晓静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张晓静
原稿件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