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梁保华致辞(中国台湾网 王文英 摄)
中国台湾网10月25日南京消息 今天是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与20世纪中国伟大女性宋庆龄结婚98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台湾光复日,在这一极具意义的特殊时刻,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南京大学与台湾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3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研讨会在江苏南京紫金山庄召开。参与此次研讨会的两岸学者达50余名,提交论文数十篇,他们围绕“孙中山、宋庆龄与民族复兴”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探讨了孙中山与宋庆龄的思想文化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胡启立、副主席梁保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顾问陈云林,江苏省委副书记石泰峰,两岸交流基金理事长王富卿,来自台湾的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中评会主席团主席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许水德,以及海峡两岸的学者、嘉宾近200人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胡启立宣布2013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研讨会开幕。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梁保华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先生的共同夙愿。当前,中华民族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两岸中国人面临着共同繁荣发展、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值此之际,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孙中山、宋庆龄与民族复兴’的重大命题,重温孙中山先生、宋庆龄先生的教诲,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把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深具现实意义。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致辞时指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台湾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能够共同主办“孙中山与宋庆龄研讨会”,本身就是两岸关系反映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先生在两岸都受到最高的推崇,在大陆是革命先行者,而在台湾则是“国父”。他指出,宋庆龄女士非常了不起,是她给予了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最大支持。今天两岸已然脱离国共内战的思维,来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均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这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最好例证,尤其在南京举办,更彰显了这一意义。他指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他对大陆的迅速崛起感到很自豪,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振兴中华是两岸中国人应该共同担负的责任,
这是继去年在台湾首次召开“孙中山与宋庆龄”研讨会后,两岸合作在大陆召开的第二次“孙中山与宋庆龄”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以“孙中山、宋庆龄与民族复兴”为主题,50多名两岸与会学者提供论文27篇。他们分别来自大陆的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人民大学、广东省社科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孙中山纪念馆等。来自台湾的台湾大学、金门大学、元智大学中国文化大学等机构。
两岸学者围绕其主题就“孙中山、宋庆龄与民族精神”、“孙中山、宋庆龄与文化复兴”、“孙中山、宋庆龄与经济发展”、“孙中山、宋庆龄与社会建设”等相关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内容涉及孙中山、宋庆龄相关的历史事件:孙中山建立护法军政府发行公债,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禁烟,孙中山首次访鄂,宋庆龄改组中国福利基金会,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建设思想、宗教观,宋庆龄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福利思想、和平思想、新闻观等对民族复兴、社会建设、文化振兴的现实意义,宋庆龄与南京、与国民政府、与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女权运动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等诸多方面。其中包括台湾大学教授、监察委员葛永光的“和平、奋斗、救中国:孙中山、宋庆龄与民族复兴之道”;金门大学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教授、监察委员周阳山的“孙中山先生的均富理念─有关均富之宪政规范与实践经验的探讨”;台湾大学教授邱荣举的“论孙中山、宋庆龄与文化复兴”;元智大学教授兼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刘阿荣的“孙中山自由安全社会之建构与两岸实践经验”;中国文化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教授庞建国的“从国家发展的新思潮看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孙中山纪念馆副馆长林国章的“孙中山振兴国族意识在台湾的历史考察”等六篇来自台湾学者的论文。可喜的是,两岸学者中,中青年研究者占多数,充分反映出孙中山、宋庆龄研究方兴未艾、后继有人的良好态势。此次研讨会举办地江苏省城南京,与孙中山先生有着深厚的渊源。从1912年1月1日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到4月3日离任,虽然时间不长,其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在短短的91天当中,分别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颁布了上百项有利于社会改革和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法令,并制订了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这些政策法令都充分体现了革故鼎新、移风易俗、发扬民主政治的时代精神。
七年前,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孙中山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说自己“爱国若命”,“生平以爱国为前提”,充分体现了一位真正爱国主义者的伟大情怀。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上,这一精神遗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正是因为他对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孙中山先生始终在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始终受到全中国人民由衷的景仰。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期盼。孙中山先生作为提倡“振兴中华”的第一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奋斗一生,他的伟大功绩与革命精神得到海峡两岸民众的共同敬仰和普遍认同。本届研讨会以“孙中山、宋庆龄与民族复兴”为主题,通过缅怀孙中山与宋庆龄两位伟人,探讨两位伟人的思想和精神,对今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加强两岸交流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三项宗旨之一。多年来,该会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和作用,在两岸交流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常年开展两岸青少年文化主题交流活动;搭建两岸基层民众互动交流的平台;举办孙中山、宋庆龄文物展览走进台湾;召开孙中山、宋庆龄研讨会;组织两岸公益论坛等,通过内容丰富的活动,加深了两岸民众的情感,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记者 王文英)
台湾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许水德致辞(中国台湾网 王文英 摄)
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石泰峰致辞。(中国台湾网 王文英 摄)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致辞。(中国台湾网 王文英 摄)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庞建国做学术报告。(中国台湾网 王文英 摄)
2013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研讨会开幕现场。(中国台湾网 王文英 摄)
2013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研讨会开幕现场。(中国台湾网 王文英 摄)
[ 责任编辑:张晓静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张晓静
原稿件来源:中国台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