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清贤 张洁摄
两岸之间还有多遥远?(专家访谈)
——访成功大学两岸统合研究中心执行长黄清贤
8月18日至19日在沈阳举行的第22届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海峡两岸、港澳及海外的学者们虽然时有交锋,但也经常出语幽默。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刘红说:“两岸关系曾经的许多‘深水区’已变为‘浅水区’,在现在的‘浅水区’面前,又有了新的‘深水区’,如两岸政治协商与签署和平协议……”
不断面临“深水区”,两岸之间还有多远?
民进党执政时期曾任“陆委会副主委”、现任台湾亚洲大学财经法律系主任的邱太三说:“两岸关系过去是在游泳池里,后来到了海边,现在又要潜水,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条件与能力……”
进入“深水区”的条件,两岸有不同的解读,但有一点是交叉的,即台湾方面强调“民意”,大陆继续秉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那么,台湾人民到底是怎么想的?两岸在认同方面,从官方到民间的现状如何?前景在哪里?记者专访了出席研讨会的台湾成功大学两岸统合研究中心执行长黄清贤。
在台湾,有“台(台湾大学)清(台湾清华大学)交(台湾交通大学)成(成功大学)”的大学排序,因为成大位于台南,也有“北台大南成大”的说法。成功大学近年成立两岸统合研究中心,黄清贤说:“志在两岸的了解与交流。”
不能简单
刻板看南部
记者:您在研讨会上引用了不少民调数字,但台湾的民调很多,数字相差很大,如何看这些数据?
黄清贤:这要看问题设置是否客观,数据是客观的,但如果设计问题的人把自己的主观意念、意识形态放入问题,答者就可能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被引导,落入窠臼。比如问题是:“你是中国人还是台湾人”,问题本身就将“中国人”和“台湾人”排斥定位,答者只能二选一,如果加入“既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选项,相信会得出不同的数据,由数据又导出不同的结论。
记者:那如何通过民调了解台湾的民意?
黄清贤:了解民意,民调只是一个方式,建议还是要真正和台湾民众接触,多思考,得出结论。我在台南市工作,很多大陆朋友说南部是“绿营”,而且“绿营”就“仇中”,这是一种刻板简单的看法。要了解为什么南部就“绿”,就要想想国民党长期以来对南部是不是比较忽略?在人才培养、资源注入方面做得都不够。如果说南部“仇中”,那近几年南部的县市长们纷纷到大陆参访、寻求合作,连县市长都到大陆了,普通民众有什么仇呢?民进党籍的市长到大陆,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是因为这些县市长们看到与大陆交流、合作会带来利益,情况不同了,情势会变化。当然,他们不会马上放下意识形态,因为仍然要靠此凝聚一群人,凝聚支持者。
过半数台湾人
认同是中国人
记者:就您的观察,您认为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有多高?
黄清贤:还是那句话,数据最客观,我用数据说话。台湾竞争力论坛在今年的2月、4月、6月进行的民调显示,受访的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一份子”的比例分别是90.4%、89.3%、84.8%,平均八成八以上;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分别是61.1%、57.5%、54.1%,平均近五成八。
我要说明的是,这组数据是在没有把“台湾人”和“中国人”排斥开来得出的,比如问题是“台湾人和中国人的关系”时,选项为:“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台湾人也可以是中国人”、“台湾人但不否认是中国人”。
因此,我认为两岸的认同有其乐观方面。台湾人对“中华民族”与“中国人”的概念与定位有认同基础。
大陆推动两岸
认同较积极
记者:民意是可以塑造的,台湾民众的“中国人”认同,是否会受到当局政策的影响?
黄清贤:从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的重要政治态度分布趋势图来看,台湾民众认同“中国人”和“台湾人”的比例在李登辉执政时期发生反转,认同“中国人”的开始低于“台湾人”,这与李登辉1993年开始推动“台湾加入联合国”等政治活动有关,而1994年的《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更是将两岸主权合一的“一个中国”,逐渐异化成历史、地理、文化、血缘的“一个中国”。接下来1995年台海危机、1996年“大选”凝聚对抗大陆的投票意向到1999年的“两国论”,都是这种异化后的产物。
2000年陈水扁执政后,又激进地走入“一边一国”、“终统”、“正名”、《正常国家决议文》。虽然2008年后两岸积极互动,已签署了19项协议,可是只能在“九二共识”搁置“主权”争议的权宜下展开协商,“一个中国”能否回到两岸主权统一的内涵,答案很难肯定。
记者:那两岸官方对此就无能为力了吗?
黄清贤:大陆呈现出增进两岸认同的积极取向,相对而言,台湾执政党较为消极。因此,两岸关系要迈上新台阶,要走向政治对话,台湾民众的支持、对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认知,是关键之一。
利益增加不
等于认同提升
记者:现在大陆是台湾最大的经济伙伴,“两岸携手赚世界的钱”这句话曾经赢得热烈掌声,但为何经济热没有破解“经热政冷”呢?
黄清贤:如果经济利益能转化为认同提升,那么美国、日本都曾经是台湾最大的经济伙伴,但台湾人没有认同自己是“美国人”或“日本人”啊。
的确,2008年开放大陆游客后,仅团体游客就给台湾带来了2000多亿元新台币的收入。台湾出口到大陆的ECFA早收计划全部产品从2013年起已降为零关税。但是为什么台湾人对大陆的认同没有明显增加呢?
我认为一是这些数字不代表普通台湾人都利益均沾;二是利益增加不代表能转化成认同提升。
认同有本质性认同,即先天给定的,通过共有的象征符号、集体记忆、语言、文字、习俗、神话等形成,从文化认同发展出政治认同,形成了意识形态、政治、宗教等。也有后天形成的建构性认同,即从政治认同动员出文化认同。
两岸有本质性认同的优势,纵使经历日据时代和1949年后的两岸分离,双方仍因同文同种存在相当程度的本质性认同。但在建构性认同方面,台湾在1990年后强调的民主与本土的政治认同一次次在选举动员中被深化,这种认同的深化令“本质性认同”被异化,甚至出现“反认同”的现象。
建构两岸共同
经验与命运
记者: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历史的、政治的都有,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还有误解或者说不信任,两岸之间还有认同的距离,既然厚植经济利益也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那么,您认为,下一步两岸应该向哪个方向努力?
黄清贤:两岸若要深化认同,除了已经有的经济合作、各界交流之外,必须建构起共同命运,即自己的生存、健康、幸福取决于整个群体的情况,这体现在共同利益上,也体现在遭受共同威胁上,比如两岸现在可以从共同面临全球经济不景气风险、东海与南海冲突等问题着手,走向共同参与国际事务、军事止戈立信、签署和平协议。当两岸拥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尤其是携手解除威胁时,两岸休戚与共的共同经验和共同命运就建立起来,这才是凝聚认同的坚实基础,这样的两岸关系将可缔造两岸人民的幸福未来。
[ 责任编辑:张晓静 ]
原稿件标题URL:http://news.xinhuanet.com/tw/2013-08/22/c_117040329.htm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张晓静
原稿件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