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两“平”同声话促统 做中华文化的“抬头族”

2013年08月20日 08:4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转发 打印

两“平”同声话促统做中华文化的“抬头族”

  王津平向记者展示中国统一联盟的文宣资料。任成琦摄

  王中平在看待两岸统一问题时更具国际视野。资料图片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八届四次常务理事会议暨第十二次海外统促会会长会议近日召开。会议期间,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王津平和美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联盟原轮值主席、华夏政略研究会会长王中平分别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巧合的是,两人不但同姓,名字中都有一个“平”字,他们所从事的,又都是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民族大业。名彰人愿,两人几十年不灭的家国情怀和统一宏愿,又有哪些可为外人道呢?

  王津平:

  做中华文化的“抬头族”

  辽宁沈阳,和统会参访的大巴车中,王津平即兴献上了一首自己改编的歌曲——《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其中有句唱到:“我们手牵手、心连心,和平统一就在不远处。”

  67岁的王津平,生于台北市大稻埕,祖先来自福建漳州,在台湾他已经是第7代。从小听长辈们“讲古”,看充满忠孝节义的歌仔戏,聆听母亲以闽南话吟唱唐诗宋词,加上父亲常讲祖国大陆的见闻,耳闻目染间,很自然感受到中华文化在血脉中汩汩流淌。

  像他这种浸润了中华文化的人,对岛内最近颇为热火的“日据”、“日治”之争,自然是观点鲜明。他说,台湾中学的史地教科书内容、课纲充满“台独”史观,问题出在台教育机构的教科书审定委员会,但统帅委员会各委员的“教育部长”不作为,这点确实让不少人对主政的马英九很不满。王津平表示,马英九也是有大中华情结的人,但马确实深受反对派的舆论钳制,这也是台湾政治的现实。

  王津平建议说,现阶段教材、课纲无法完全改正时,可用另一种方法来反“独”促统。他所在的中国统一联盟和台湾中华基金会,与大陆的多家单位合作,开展了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例如闽南文化寻根之旅,中学教师访问团,中华文化研习营等。“我们祭拜过黄帝陵,蹲在地上吃过陕北的小米饭,增加了对大陆和中华文化的认知。”在王津平看来,寻根祭祖也是两岸寻求和平统一时不可缺少的因素。

  回想起当年岛内统派发起“5·20”反“台独”大游行时,他的眼神中顿时充满了光彩,“眼看他陈水扁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台独’在街头起家,那我们就让他们在街头倒下去。”他说,如今网络和媒体的力量无所不在,那就为我所用,让台湾只顾低头玩弄手机的“低头族”,变身认清自己身份、知道“我是谁”的“抬头族”。

  王中平:

  保钓先锋紧盯国际因素

  “面对日美联合起来挑衅钓鱼岛主权,捍卫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意愿,也是双方的共同责任。在台湾,马英九表态,钓鱼岛主权寸土不让,这显示出两岸对钓鱼岛事件有某种程度上的默契。而我从事的保钓运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到今天已经40多年了。”

  王中平谈起话来思路清晰,视野开阔,颇有儒雅之风。他的父亲是国民党军官,1949年前他就在香港接受了小学教育,之后在台湾接受中学、大学教育,并在台湾文化大学教过书。上世纪70年代起,他在美国积极参加了华人“保钓运动”,并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另一份事业——为推动两岸沟通和交流奔波呼吁。

  在钓鱼岛问题上,两岸有共识也有分歧。王中平建议,大陆可以加强对钓鱼岛主权的宣传。比如陈光标在美国《纽约时报》上刊登“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的”广告,反响就非常好。

  无论钓鱼岛还是两岸问题,美国都是个绕不过去的因素。媒体也多次报道,美国售台武器近期将会密集交货。在美国生活多年,王中平看得似乎更深刻些。王中平提醒说,由于历史原因,美国有些智库是亲台湾的,在国会里“台湾连线”也议员众多,成为不可忽视的挺台势力。当年李登辉赴美,就是绕开白宫通过国会才成行。

  他还坦言,美国介入两岸关系,总是把自己的利益牢牢摆在第一位。比如两岸呼吁的和平协议一直没有下文,一个因素就是美国人认为维持现状、“不统、不独、不武”最符合他们的利益。展望未来,王中平认为,随着中国的发展,实力对比变化,美国不再成为两岸问题的“羁绊”时,台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王中平还特别建议,做统一工作,要大陆、台湾和海外华侨华人共同合力。他说,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的华人还不到100万,现在已经有300多万人,而且现在华人越来越多地进入当地社会的主流。所以他坚信,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华人力量联合起来,将大有作为。(本报记者 任成琦)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