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台湾人在大陆:便捷舒适特立独行的厦门“地上铁”

2013年08月12日 11:10 来源:中新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台湾《旺报》12日刊载新北市王新伟文章称,搭乘“厦门BRT快速公交”,绝对没有塞车的问题,加之专用道很宽,发生意外事故的机率很低;厦门BRT的便捷性与搭乘舒适度,一点不输地铁,也许不久的将来,在大陆更多城市都会看到这种独特的快捷运输系统。

  全文摘编如下:

  来到厦门,跟当地导游打听“厦门BRT快速公交”要怎么搭,她马上露出一脸自豪的表情,音量也提高了八度,不但钜细靡遗的跟我介绍“厦门BRT”的便捷性,还画了路线图教我在哪里搭车。言外之意,“厦门BRT”虽然行驶在高架桥上,但快速便捷可是一点不输地铁,用厦门人的讲法,“厦门BRT”就是厦门的“地上铁”。

  我沿着跟台北故宫同名的故宫路转到厦禾路上,宽阔的大马路上赫然出现一条浅蓝色的高架桥,最近的车站叫“思北站”,高架的外观有点像台北捷运的文湖线,但显然站体庞大许多,尤其通往车站的人行陆桥横跨整条大马路。陆桥虽然设有电扶梯,但却没有加装遮阳板,乘客上下都要顶着烈日,若是碰到风雨,电扶梯还会暂停使用,对行动不便者来说颇不方便。

  厦门BRT车站有两层,人行陆桥直通售票处和出入闸道口,再上一层才是月台搭车处。厦门BRT采人工售票,乘客必须先报站名,服务人员收取车费后会给一枚储值过的蓝色塑料代币,每一站的票价仅人民币5角,全程十几个车站也不过7、8元人民币。

  车站内张贴有“厦门BRT”的简介和行驶路线图,我仔细研究了一番,才知道这种BRT大众运输系统在国外已行之有年,象是法国里昂、日本名古屋、巴西圣保罗等,这些城市都有类似的BRT。

  大陆虽然起步较晚,却是发展迅速,由于大陆的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市流动,造成很多城市既有的公交系统已难以负荷;而申请建造地铁因投资庞大,中央审批又旷日费时,所以很多二三线城市都转而建造这种投资规模较小,但能够很快投入营运的BRT系统,而且BRT建成后未来还是可以根据需要再升级成轻轨,朝向轨道电车发展的空间很大,因而目前大陆有十几个城市都在兴建这种BRT。

  厦门BRT于2008年9月1日建成通车,目前有红黄绿3条路线连接厦门岛内外,路线总长超过93公里,由于厦门BRT的票价低、站点密集,且班次多,大约3到5分钟就有一班车,所以成为厦门市区公共运输的主力。

  厦门BRT由于6月才发生一辆行驶中的公车遭人纵火爆炸事件,造成很大的伤亡,所以车站内都加强了安检,携带包包的乘客必须配合安检人员打开包包检查,而公车上也增设了随车人员。上到3楼的乘车月台,隧道式的半圆形屋顶可自然采光,高度到腰部的感应式安全闸门,看起来跟台北捷运颇有几分相似,而看不到铁轨的公车专用道路,跟一般的马路完全一样,迎面驶来的也不是电车,而是一般的公车,所有这些都令人感到新鲜。

  这时迎面驶来一辆深蓝色的公车,车身橘色的“BRT厦门快速公交”字样十分醒目。公车靠站后,车站广播系统会播报路线和站名,乘客则在月台工作人员的引导上下车,此刻不是尖峰时段,所以搭车的乘客并不多,秩序井然,车内装设也与一般的公车并无两样。

  这时我注意到对面方向也驶来一辆公车,却是一辆中间有黑色铰盘连接的加长公车,它比一般公车足足多出半个车厢,原来这是厦门BRT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和缓解尖峰时段运营的压力,从2010年陆续启用的18米铰接公交车。此种加长公车可以载客160人,时速达到85公里。

  在BRT专用车道上没有红绿灯,一路上也看不到任何标示,因为只有公车可以行驶,起点和终点站才会设有停车场,可供公车回转。但令人好奇的是,BRT公车的维修和加油是不是都要在高架道路上进行?

  搭乘BRT,绝对没有塞车的问题,加之专用道很宽,发生意外事故的机率很低,而且没有电车行驶轨道发出的巨大噪音,公车行驶在高架桥上,厦门市的风景也尽收眼底。

  厦门BRT跟地铁一样,只要不出站,3条线路可以任意搭乘,我来回搭了几趟,感觉它的便捷性与搭乘舒适度,一点不输地铁,难怪对大陆很多亟欲发展快捷公共运输的城市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也许不久的将来,在大陆更多城市都会看到这种独特的快捷运输系统。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中新网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