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绿营否定“日据” 扰乱岛内认同

2013年08月12日 08:2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转发 打印

  一般文字公案可能只是学术问题,但扯上了政治涵义,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作为对岛内 “日据”、“日治”两个概念争讼不息的回应,台“行政院”发文下令,机关公文将1895年到1945年日本殖民台湾期间统称为“日据时期”。绿营大将、台南市长赖清德日前炮轰此举没有“必要性”和“正当性”,宣称台南市各机关不必拘泥于“行政院”的规定。

  “行政院”捅了绿营马蜂窝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陈仪深也跳出来向媒体喊话——赖清德做得对,其他民进党执政的县市,如高雄市、屏东县、嘉义县、云林县以及宜兰县都应该采取统一步调,以维护“以台湾为主体的史观”。

  “行政院”的发文可是捅了绿营的马蜂窝,不但蓝营挨批,中国大陆都躺着中枪。

  民进党发言人林俊宪强烈抨击说,马当局规定公文书一律使用“日据”,此举全属意识形态作祟,目的在贯彻“一中原则”。“台联党”秘书长林志嘉也批评说,“日据”史观符合大陆利益,但违背台湾利益,“台联党”要求行政机构收回成命,“尊重台湾史实”。“南社”等“独派”团体也发表联合声明,质疑马英九企图混淆“日治”与“日据”,是将“台湾史并入中国史的‘去台湾化阴谋’”。

  其实,“日据”和“日治”之争,在台湾并非由来已久,其争论的出现也只有短短二十几年。那么,到底为什么“独派”人士会喜欢“日治”而反对“日据”呢?

  一字之差,意义大不同。“日据”背后的意涵较为明确,有日本侵略者占据台湾土地的意思;“日治”就颇含混,某种程度上代表绿营认可日本在台湾的50年属于“合法统治”。林志嘉认为,“日据”说法代表台湾是中国的,只是被日本占据;“日治” 是台湾历史事实的陈述,反映台湾“发展至今是主权独立国家”。显然,鼓吹“日治”的人, “台独”思维和“去中国化”的意向非常明显。

  民进党执政时早有小动作

  在台湾,年龄较大的人接受的历史教育,基本都是说“日本对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占领”,这一点从来都没有含糊过,更没有过什么争论,即便说“殖民统治”,也没有人简单地去把这个词简化为“日治”。1997年李登辉上台后不久,就主导修订台湾的初中《认识台湾》教科书,书里出现“日治”一词。也就从那时开始,有关“日治”与“日据”争议至今没停。

  在民进党执政时期,台湾教育部门委托台湾历史学会于2007年5月发布一项《海洋教育与教科书用词检核计划》,将“日据”列为“不客观历史价值判断、刻意褒扬或贬抑的非中性词汇”,“日据”成为当局眼中的“不当用词”,认为“日治”才正确。

  有论者指出,“日据”与“日治”的争论,其实根本是“中国史观”与“台独史观”的分辩。前者从甲午战争到8年抗日战争,都将日本视为侵略国、中国为被侵略国;后者欲美化日本的殖民统治,根本是“日本皇民”的日本史观。加上有的政客为了自己的短期政治利益,便在文字上操弄、扭曲,为侵略者涂脂抹粉,甚至不惜在教科书历史名词上动手脚。

  学者认为当局要硬起腰杆

  坚挺“日据”的声音也从未止息。台湾“雅虎奇摩”上有网友评论,当年不屈不挠的原住民会承认“日治”吗?那些捧“日治”为圭臬的所谓史学家和政客,敢面对原住民与台湾的抗日历史人物吗?

  中国文化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王仲孚指出,他20年前就抗议过,教科书从“日据”改成“日治”有问题,但不了了之。李登辉时期将“日据”改成“日治”,是为了改变青少年对历史的认同,这是“台独”的文化运动;如今国民党的马英九执政5年多了,应该看清楚了其面貌才对,若仍沿用“日治”,确实很荒谬。

  马英九指示机关公文统称为“日据”,“日据”、“日治”之争却显然没有结束。除了绿营一如既往地高分贝喊“日治”,台“教育部”最近的举动也让民众不解。日前,有出版社编写了3本高中历史教科书,因未使用“日治”用法而改用“日据”,竟然遭到教育部门拒绝出版。

  随着“据”、“治”之争的白热化,有岛内媒体指出,当局的表态似乎有所退缩,在“民主社会包容各种声音”的“大度”姿态下,对两者的取舍又暧昧模糊起来。这让民众觉得,当局根本没有拨乱反正的勇气,反而会让台湾持续陷于身份认同的纷乱中。

  台湾知名学者江岷钦认为,当局有必要硬起腰杆,对台湾历史教科书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让“台独”和日本“皇民化”远离台湾教科书,让台湾史回归中国史。毕竟历史就是历史,不能因为一小部分人的恣意妄为而被篡改。清除教科书上的“污垢”是一项正义的事情,“如果马当局连一个正义的事情都不敢做,那还谈什么历史定位?连历史都错了还谈定位吗?”(王大可)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