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在港办研讨会、赴深看台商,台南市长赖清德率团香港行,台北市长热门人选柯文哲赴北京交流,再加上今天跨海而来的陈菊,似乎在一夜之间,两岸交流的舞台上,就出现了绿营人士不绝于途的盛况。
海峡导报评论说,翻看个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谢长廷致力于成为党内两岸路线的领航人,赖清德、陈菊肩负着为两座城市拼经济、搞推介的重任,柯文哲则需要为自己的“市长选修班”恶补学分。
视野放开,这种改变有着更基层、更紧迫的原动力。在近日举行的民进党县市党部主委联谊会上,台南市党部主委蔡旺诠披露,最近三年,民进党党员人数已经从50多万人骤降到目前的16万人。交党费的人越来越少,已导致基层党部经费短缺、经营困难,很多主委贴钱在做!盼望民进党调整路线重新执政的,与高声叫嚣“台独”、“反中”的,到底哪些是主流、哪些是真正不能流失的中坚力量,相信民进党的头面人物比谁都清楚。
民进党智库副执行长游盈隆日前说,若不敢面对敏感的两岸问题,选举注定失败,2008年、2012年都有同样问题,若继续犯同样错误,2016年执政同样无望。事实上,对于两岸关系的重要性、两岸政策在“大选”中的重要性,民进党已经从这两次惨痛教训中取得清醒认识。日益迫近的2016,也因为这种认识,从根本上促生了民进党的两岸热。
但两岸政策作为民进党的罩门、最薄弱的环节,并不是想改变就能改变,想突破就可以突破的。民进党领导者们,只有摒弃临时抱佛脚的投机心理,拿出交流和改变的诚意来,才能真正踏足两岸路,步入与国民党良性竞争的正轨。
7月中旬,赖清德在香港行销台南农特产品时,曾以开放理性的言辞,向外界展示了清新的市长形象。但回到台湾不久,他却立刻重回绿营本色,违背事实、大肆攻击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让外界大跌眼镜。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实在不是一个政治人物的应有形象。
称呼“中国大陆”,而非习惯的“中国”,是陈菊拿出的第一份诚意。但真正重要的,对她和民进党有意义的,还在后面。
[ 责任编辑:张晓静 ]
原稿件标题URL:http://news.xinhuanet.com/tw/2013-08/09/c_125140764.htm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张晓静
原稿件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