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已“闷”到谷底,不抓住服务贸易协议这个机会,还怎能爬出去?(转自台湾《联合报》)
大陆驻台记者近日在台北乘坐出租车时被司机问及:“你们知道服务贸易协议吗?”“知道啊,你对此怎么看?”记者乘机反问。司机用闽南味的普通话回答道:“反正都是来抢饭碗的啦……”
出租车司机的回答,代表了两岸互动中一种典型性“误判”。大陆与台湾6月21日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之后,民进党就在岛内制造了诸如“洗头小妹要失业啦”之类的离奇传言。这种不讲逻辑的恐慌符合民进党“惯例”,过去几年,不论是“三通”还是ECFA,哪怕事后证明对台湾多么有利,事前岛内总不乏民进党的危言耸听。
比WTO还优惠三成
服贸协议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后续协议,ECFA早收清单实施近3年来,已被证明对台湾经济很有助益。今年1至4月,两岸贸易额约为700亿美元,其中台湾出口额就占了567亿美元,同比增长逾五成。
ECFA早收清单的谈判过程中,大陆对台湾给予充分优惠,这一精神同样体现在本次服贸协议里。专业人士指出,大陆此次向台湾开放的80个项目,“比WTO还要优惠30%”,这样的待遇,全世界只有台湾享有。而且,大陆对台湾开放的电子商务、文创、运输、金融、医疗、电信、旅游等项目市场前景都相当可观,对于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约七成的台湾来说可谓是大放利多。
相反,台湾此次开放对大陆投资项目限制多多,远低于WTO待遇。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表示,如果仔细去看特定承诺表就能发现,台湾开放的都只是“低标”,64个项目中,有2/3是早就该开放,低于或等于WTO标准的,“这是因为在谈ECFA时就与大陆谈好,必须要考虑到两岸经济量体有差距”。
实际上,服贸协议和“大陆人来台抢饭碗”的传说相差十万八千里。台湾海基会副秘书长马绍章1日表示,服贸协议中有自然人移动条款,造成岛内是否开放大陆人赴台就业的疑虑,但事实上,除了来台陆资所必要的投资人及高阶管理人员外,当局没有开放大陆劳工来台,开放陆资不仅不会冲击岛内就业市场,反而会因陆资雇用台湾人,增加就业机会。
数据显示,台湾开放陆资至今两年多,来台的500多名大陆投资者及白领,为台湾创造了6000多个工作机会。
[ 责任编辑: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