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台企文化揭示成长之路 共融发展迫在眉睫

2013年06月26日 08: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两岸众多的电子企业却多为世界电子大佬代工,鲜有自主品牌,如今ECFA签署后,两岸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的签署,互设办事处的共识、部分纠纷的解决,两岸融合发展为摆脱“血汗工厂”的头衔赢得机会,特别是科技合作部分,两岸取长补短,共同努力扩大核心竞争力、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为下一阶段科技产品发展赢得先机,台湾电电公会副秘书长罗怀家在25日举行的海峡两岸昆台企业文化研讨会上如是说。

  当天,百余家企业及相关专家学者汇聚台商集聚地昆山,共同探讨企业文化,共谋未来发展。有学者认为,表面是介绍各具特色的台资企业文化,里子是介绍台企升级案例,从而辅助更多台企转型,自然也能带动昆山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统一的‘三好’‘一公道’、宏基的‘以人为本’、华硕的‘不懈追求技术卓越’以及王品的‘员工管理’都是耳熟能详台湾企业文化,从早期家族文化的诚实务实合作到渐渐追求卓越创新客户满意,以及随后追求股东、员工、客户、社会的满意,直至当前快乐分享、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境,揭示着台企的一路成长。曾有研究发现,世界500强比其他企业强原因之一就是能为企业文化不断注入动力。具企业文化企业11年间总收入平均增长率近7倍、员工增长近3倍、公司股票价格增长近9倍、公司净收入增长7.5倍。企业文化虽不是法规,也摸不到,但员工心知肚明,是企业成败重要因素之一”罗怀家介绍说。

  作为早期落户昆山的台商,捷安特(中国)总部董事长郑宝堂颇有感触“捷安特从1992年开始中国的组建工作,倡导骑行文化,中国是自行车制造、供用大国,这里不缺自行车,但缺自行车文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运动、深度旅游的追求,绿色低碳的诉求,以及自行车功性能不断提升创新,带动了捷安特的飞速发展”。如今捷安特中国区总部、研发中心、碳纤维、电动摩托车等项目均已落户昆山开发区,并带动数十家中、下游配套协作台商相继而来,以捷安特(中国)总部为主体的“自行车产业链”在江浙沪一带形成了世界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基地之一。

  作为深化对台交流合作的前沿基地,昆山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台政策,随着昆山深化两岸合作试验区今年获批,在两岸产业技术交流、商品检验检测、产品认证、技术标准等领域交流合作都将享受支持政策。尤其在金融业合作领域,将给予更多先行先试的特惠,如允许区内企业与台湾地区企业在企业集团内部试点开展人民币借贷业务,允许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在昆山试验区以人民币进行新设、增资、参股等直接投资活动等。对此,南亚昆山集团公司执行副总经理谢秉忠透露,公司正拟在昆山建立财务中心,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

  南亚自2000年落户昆山,如今成立的8家分公司分别分布在南亚电子厂区和南亚纤维厂区,整合了电子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产品应用于计算机、通讯网络、医疗机械、航天军事等领域。谢秉忠表示,随着两岸经贸往来的深化拓展,大陆员工也有了更多机会赴台学习,直接感受母公司企业文化,成为“留才”一项举措。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郑振清教授认为,台资企业文化可以当做两岸经济合作的一项新命题,揭示了台商这个特殊群体在大陆的成长史,从早期的小本经营到代工模式、至为抢占更大市场转型升级,从物质追求到精神追求,从产业集群集聚地到与区域文化共融,台商从衣食住行、第二代的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养老等方方面面,在昆山找到家的感觉,形成了“日久他乡即故乡”的情愫。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