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采访、见证了汪辜会谈的两名两岸资深记者,28日成为在台北举行的汪辜会谈20周年纪念座谈会的特别来宾。他们在发言中追忆当年,更慨叹20年间两岸关系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华社港台部主任端木来娣说,此次再来台北,她有两个强烈感受:一是与20年前相比,有了“三通”大不一样,两岸往来相当便捷;二是两岸关系气氛大不相同。汪辜会谈10周年时,她在台北驻点采访,台湾方面不仅没有举办纪念活动,陈水扁当局搞“台独”、“去中国化”更让两岸关系气氛紧张。“今天,我们两岸人士能坐在一起,畅谈汪辜会谈的历史意义和深刻启示,这又是何等不同啊!”
“说汪辜会谈是破冰之旅,具有开创性意义,是两岸关系的重要里程碑,丝毫不为过。”端木来娣感慨地说:“今天两岸关系的良好局面汪、辜二老看不到了,但他们却预见到了。如若在天有灵,他们一定倍感欣慰。”
同样到新加坡采访汪辜会谈的《中国时报》资深记者王铭义,在会上展示了自己20年前特意收藏的图片、卡片、菜单。一张张泛黄的照片、纸片,勾起他对陈年往事的回忆。
其中一张绘有红色玉兰、写满签名的卡片,是汪道涵会长在新加坡董宫夏莲厅宴请两岸代表和工作人员时的菜单。菜单上列出九道菜肴:“情同手足”“龙族一脉”“琵琶琴瑟”“嘉庆团圆”“万寿无疆”“三元及第”“兄弟之谊”“燕语华堂”“前程似锦”,文辞雅致,大有深意。
王铭义说,这些菜名虽非外传由汪道涵先生“精心策划”,实为董宫酒家老板所拟。但由于出席宴会的两岸嘉宾全在菜单上签了名,仍值得珍藏。
他表示,汪辜会谈体现了“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务实原则,这是两岸关系现阶段得以呈现良性发展的精神所在。在两岸商谈议题渐入深水区之际,唯有增进政治互信,适时开展政治对话,始能维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稳定架构。(记者陈斌华 陈君)
[ 责任编辑:杨云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