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4月27日,海峡两岸民众的目光一致投射到新加坡,聚焦在这里举行的两岸高层人士首度商谈,两岸关系自汪辜会谈迈出“历史性的、重要的一步”。
20年后的今天,两岸关系发展已呈现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全新格局。回首过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汪辜会谈的划时代意义仍被外界津津乐道。记者为此独家专访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知名台湾问题专家章念驰,了解这一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点滴。
在汪辜会谈之前,两岸关系已隔绝了四十多年。陌生感与疏离感,凸显了第一次“谈什么”的重要性,而这也正是当时困扰汪道涵的一道难题。作为亲历者之一的章念驰回忆道:“在汪老准备去新加坡之前,我们非常密集地做了各种各样的准备。”
其实,所谓的“准备”说到底,就是采纳哪一种观点作为首次商谈的“敲门砖”。“当时普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先解决经济上的、事务性问题;而另一种观点则是希望利用接触机会解决政治难题”。”
会谈最终签署了四项协议,成为两岸两会制度化协商的开始。章念驰回忆,事后汪道涵再三表示:“1993年汪辜会谈达成的是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商谈原则,这才是我和辜振甫的共识。”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