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左)赠送郎世宁的复制画给“台北故宫”院长冯明珠。 陈晓星 摄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19日在“台北故宫”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将出借包括乾隆皇子时期的书法习作、乾隆御笔经文、清人画弘历图轴、乾隆时期紫檀木楼钟、乾隆款瓷器等42套藏品,用于“台北故宫”今年10月举办的“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艺术品味”大展,这将是北京故宫文物第四度赴台,“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至此,大陆国宝级文物雍正朝用品、《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等都已到过“台北故宫”,但“台北故宫”的藏品至今一件也没到过大陆。交流都是双向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如此的不对等令大陆文物爱好者很郁闷。
单霁翔在记者会上主动谈到行前有不少人关心“台北故宫”藏品何时能亮相北京,但他表示这牵扯到政策制定问题,不是单方面能够解决的。“台北故宫”院长冯明珠又亮出老观点:“台北故宫”文物到大陆,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与大陆签订司法免扣押条款,二是要使用“国立故宫博物院”全称。
司法免扣押条款指有争议的文物合法展出时,不能受到司法追诉或扣押,确保文物有去有还。因为历史原因,一些国家的文物被掠夺出境,近年来国际上追讨文物的声浪颇高,一些有争议的文物在“免扣押”的保证下才敢出境。
有记者提出,大陆现有的法规完全能保证“台北故宫”文物的安全,单霁翔表示赞同。冯明珠对此也展现积极态度,称要请台湾相关部门研议大陆现行法规,并表示“两岸故宫早已搁置前嫌”。
但“国立”是一个难题,在目前两岸没有统一的情况下,这本可策略避过。北京故宫博物院前院长郑欣淼首次访台时,就曾被台湾记者逼问“国立”问题,郑院长表示:“北京故宫、‘台北故宫’,这是方便交流的称呼,我们也不叫北京故宫,我们叫‘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的多数文物来自北京故宫,这是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所以没有“司法扣压”的问题,如果因为名称再回到“两个中国”的原则分歧上,不仅交流无法继续,连根基都会动摇。
有时两岸间再单纯的事情也会变成政治问题,再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复杂。虽然两岸故宫同出一脉,北京故宫已拿出了最大的诚意,但要在大陆看到“台北故宫”的文物,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责任编辑: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