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九歌》
中国台湾网3月1日北京消息 像是一首悠远诗篇,又似一幅深奥的图画,在神秘肃穆的邹族迎神曲中,台湾“云门舞集”的经典华丽舞作《九歌》缓缓拉开了帷幕,浴火重生后的《九歌》以其充满生命力和爆发力的姿态,于昨晚首次呈现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将编舞林怀民先生的普世价值观传达给每一位观众。
屈原的《九歌》敬天地,祭鬼神,歌颂爱情,悼念国殇,是万民的祷告。舞剧《九歌》以屈原的诗篇作为想象力的跳板,呈现了一场剧场祭仪。《九歌》共分《迎神》《东君》《司命》《湘夫人》《云中君》《山鬼》《国殇》《礼魂》8章,以神灵眷恋、家国之殇、民众祭祀为三大主轴,描绘情欲、孤独、操控、抗争、死亡与复活,重现当年祭典的文化内涵。余光中先生曾说过,“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屈原的汨罗江再一次灌溉后人,孕育出一舞《九歌》。
在林怀民的《九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贵州傩戏的影子、京剧的手势以及现代舞的动作和表达方式,还可以听到台湾邹族男子在阿里山云端和着鸟鸣的雄厚嗓音,台湾卑南族妇女在海边吟唱节庆的古调,也可以听到来自青藏高原圣神的梵唱和幽远的钵乐,多种舞乐元素造就了《九歌》。古今中外,跨越时空,在《九歌》中交汇共鸣。
全身火红狂舞颤抖着迎接东君到来的女巫,高踩在两位舞者肩上、脚不踏地御驰乘风的云中君,荷花池畔孤独等待爱人的湘夫人,森林深处幽幽飘荡张嘴却又无言的山鬼,一个个经典形象深深舞进观众的脑海中。
舞至结尾,从荆轲到岳飞再到邹容,低沉的旁白以普通话、闽南话、客家话的穿插出现的方式,把这些中华名族英雄的名字一一庄严念来,完成对人的赞颂。此时,《礼魂》的八百盏油灯如河般蜿蜒向远,缓缓流向缀满繁星的夜空,渲染出神圣庄严又蔚为壮观的舞台视觉。在邹族送神曲中,《九歌》舞出这被业内盛赞为“太饱满、太剧烈、太完美、太干净”的最后一笔。
林怀民在演出结束后现场与观众的互动中表示,《九歌》中的诸神,不再只是两千多年前屈原笔下楚地的神祇,放在现代来看,云中君其实有其恶劣的成分,湘夫人则像是一个宅女。不同世代可以看到不同的趣味,不同的人会找到自己生命经验的连结,一千个观众会有一千种解读,每一种都是有道理的。
《九歌》在1993年首演时,是云门建团二十周年的纪念作品。2013年是云门舞集建团40周年的庆典之年,《九歌》将以国家大剧院为起点,开启大陆5个城市的巡回演出。(中国台湾网记者 郭莹莹)
[ 责任编辑:郭莹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