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长队等着买冰淇淋。图片来源:《福建日报》
第一次见到林楠,是在一场“陆生纳健保”研讨会上,这个地道的福州小伙子一口“京片子”。大学本科在北京就读四年,普通话也变得很接地气了。“到辅大以后,同学们就爱模仿我说话,故意用翘舌音,很好玩。”今年9月,林楠成了台湾辅仁大学心理学系大陆学生,攻读硕士学位。
说起与辅仁大学的缘分,林楠说是在2009年的全国首届心理学博士论坛上,辅大哲学系教授刘兆明的学养折服了他,于是决定毕业后报考辅大研究生。不巧次年刘教授没招生,林楠为此还先工作一年专门等待,到今年终于如愿以偿。
“辅仁大学果然是我期望中的样子,这所罗马公教创办的天主教大学校园很安静,有一种平宁不浮躁的气息,比较对我的胃口。”第二次见林楠,便是由他陪着参观辅大了。
那天艳阳普照,林楠身着一件T恤,脚上趿着人字拖,背了个双肩包,一副随意的样子开始导览。放眼校园中往来的学子,也差不多一样的休闲打扮,氛围相当放松自在。校园里榕荫处处,草坪中散放着许多石椅木凳,模仿罗马竞技场打造的建筑“中美堂”,用标新立异的无柱圆形外形,“谋杀”许多参观者的相机内存。礼堂、教室、食堂等地都可见无障碍步道和盲道,专为残障人士考虑的贴心设计,让人体会到爱与关怀的理念。此外,免费手机充电站在校园中也不难寻觅,让“低头族们”再不用担心手机没电。
学校食品系的外卖部是林楠重点推荐景点之一。“食品系学生研制的冰淇淋和菠萝面包可有名了,很多当地居民都跑过来买。”离外卖部还有百米的距离,果真见到一条排队的长龙,“龙头”直达冰淇淋售卖机。“辅大牌”蛋桶冰淇淋热销的情景,一点都不输给市场上蹿红的店铺。
如此宽松惬意的环境让才来两个多月的林楠很快就适应了,但学习上的压力却让他一点也轻松不起来。“老师要求一门课每周要看五六篇英文论文,每篇都有30到50页,教授们大都是留英留美的博士,把以前在外国念书时的那一套全搬过来了,我觉得难度挺大。”为此,林楠几乎没工夫在校园里闲逛,排长队等着买冰淇淋也是件奢侈的事情,学习室成为他最常出没的地方。
压力虽大,林楠却很喜欢,“因为上课时老师讲授得少,留出很多时间自由讨论,激发我们去独立思考,发表个人见解,并充分交流,获得新知”。此外,让林楠高兴的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亲如家人,这让离乡求学的他,感到分外的温暖。
和许多初次到台湾的大陆乡亲一样,林楠对慕名已久的宝岛有很强的好奇心,每到周末常常和同学们结伴旅行。“城市整洁有序,民众素质很高”是他对这里的总体印象,最难忘的则是台湾民众的友善态度,“有一次,同来的一名大陆学生生病到诊所挂号,因为没有台湾的健保卡,按规定要收300元新台币,但诊所得知我们是陆生后,就按有健保卡的收费标准,只收50元新台币,这让我们感动”。
林楠说他喜欢没有政治纷争的台湾,“打开电视,总看到不同阵营的人在争吵,持续不断的内耗浪费了很多社会资源,在全世界都急着拼经济的今天,如果台湾产业不积极转型,不抓住机会,将会怎样?我们和台湾的同学在一起时也会讨论”。虽然在台湾学习感觉还好,但如果是一个政治环境与生活环境同样平和的台湾,会让他感觉更好。(记者 林娟 文/图)
[ 责任编辑: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