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圆草原孩子的升学梦 顶新基金来到克什克腾(图)

2012年09月12日 11:0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额尼日乐的姐姐格根照拉从顶新公益基金会代表手中接过妹妹的奖学金,心中感慨万端(中国台湾网 芜同 摄)

  中国台湾网9月12日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报道  “今年我被内蒙古农业大学录取,但近几年牧区严重的灾情让我的家庭无力承担家中三名子女的教育费用,幸运的是我获得了顶新明日朝阳三等奖学金,解了我家的燃眉之急,也圆了我的大学梦”。和蒙古族姑娘苏日亚一样,在台资顶新公益基金会“顶新明日朝阳奖学金”资助下圆梦的,还有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70位家境贫寒的学子。2007年以来,顶新公益基金会已先后出资100余万元,资助了300多名克什克腾旗的贫困大学生。2012年9月,顶新公益基金会的代表再度来到克什克腾旗,将希望带到了蒙古包。

  草原姑娘苏日亚的笑容

  没尝过灾难的人不知道拯救之情,没经过危险的人不知道搭救之恩。
                                                            ——蒙古族谚语

  代表接受顶新公益受奖学金学生们发言的姑娘苏日亚今年19岁,来自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巴彦查干苏木(苏木:乡镇)恩格尔宝力格嘎查(嘎查:村)。

  苏日亚,翻译成汉语是“学习”的意思,但最近她的学习却遇到了问题。不是她的学习能力不行,不久前,她考上内蒙古农业大学。

  苏日亚家里以牧牛为生,前几年遇上了天灾,牲畜受到严重的损失,家里除了她还有正上大学的姐姐和读中学的弟弟,再凑不上学费就家里就要卖掉用来繁殖的种牛,这可是牧民全家的生产资料啊。苏日亚这个平日在大草原上爱笑的姑娘,脸上罩上了一层阴云。

  就在这时,顶新公益基金会送来了“顶新明日朝阳奖学金”,解决了苏日亚的燃眉之急,圆了她的大学梦。苏日亚的脸上又重新露出了笑容。

  与苏日亚一样命运的,还有70位克什克腾旗的大学生和他们的父母。

  苏日亚说,今年,我被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录取,我将努力学习,用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回报草原,也回报顶新基金会的爱心。她说:“无论我们的明天会怎样,我们同样会真诚地将爱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遇到困难的人。请相信,经历过磨难的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的我们,对别人的困难更是感同身受,那份与他人分担痛苦的决心也就更加坚定。”

  苏日亚来自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巴彦查干苏木恩格尔宝力格嘎查,她在发言中代表获奖学生家庭向顶新基金会表示感谢(中国台湾网 芜同 摄) 

顶新公益基金会在克什克腾旗向贫困大学新生家庭发奖学金(中国台湾网 芜同 摄)

  姐姐格根照拉的美丽心愿

  灾害只一时,道义传万年。
                        ——蒙古族谚语

  巴彦查干苏木敖包嘎查的格根照拉和额尼日乐,是巴彦查干苏木草原上的一对姐妹花,姐姐格根照拉今年22岁,在草原放牧;妹妹额尼日乐今年18岁,是克什克腾旗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从小,姐妹俩就生活在美丽的草原上,在开满鲜花的草原奔跑,怀抱着雪白的羊羔做着草原少女七彩的梦。

  如果不是2008年那场天灾,她们还是过着富足的生活,也许已走进大学校园。先是一场罕见的雪灾,接着又是口蹄疫,让她们的生活彻底改变:家里所有的牛羊全部死亡,父亲受到刺激得了重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的重担过早的落在了姐姐格根照拉的肩上。当时18岁格根照拉在学校是品尝兼优的好学生,高中毕业的她为了帮助额吉(蒙语:母亲)挑起生活重担,承担妹妹的学习费用,放弃了报考大学,先是到旗里餐馆打工供妹妹上学,后来又回到草原的蒙古包,帮额吉给别人放牧。

  四年了,格根照拉牧过牛,放过羊,却始终没有舍得丢掉高中课本。人们有时看到格根照拉放牧时望着天上的雄鹰发呆,有时坐在山坡上流泪。她是在怀念那些一起在高中读书,如今坐在宽畅明亮大学教室里读书的同学们。

  四年过去了,当年纯真可爱的蒙古族小姑娘格根照拉,在没有电、更没有电视的蒙古包中生活,脸上多了些许风霜,双手变得粗糙,但她有一颗金子般美丽的心。

  如今,她和额吉最忧心的是,今年妹妹额尼日乐高中毕业了,和姐姐一样的品学兼优,并且在高考中上了一本线,被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专业录取。而家里靠帮别人放牧挣的钱,维持生活和给父亲治病都紧张,冬营盘(牧民在秋天从夏季的蒙古包迁徙到过冬的村子)房屋后墙塌了三分之二都没有钱修,哪有足够的钱供妹妹上学,难道妹妹又要走姐姐当年的路?格根照拉多么希望让自己四年前的大学梦,由妹妹替自己实现啊。

  在克什克腾旗商务局局长浩毕斯嘎拉图的热心奔走争取下,妹妹额尼日乐获得了顶新公益基金会的“明日朝阳”奖学金,姐姐格根照拉就像自己获得奖学金一样高兴。

  当顶新公益基金会的代表张健利来到偏远的巴彦查干苏木敖包嘎查,把获奖证书和奖学金交到姐姐格根照拉的手上时,格根照拉先笑了,接着又哭了。谁能说清这里面包含了多少感动、心酸、欣慰。

  额尼日乐是今年的大学新生,她家的冬营盘房屋后墙塌了一多半,院子里长满齐腰高的蒿草(中国台湾网 芜同 摄) 

  当顶新基金会工作人员要走时,格根照拉跑过来拿出自己新手做的奶制品要求大家一定尝尝。她的手已经不是学生的手了。(中国台湾网 芜同 摄) 

  格根照拉在自家蒙古包前送别顶新基金会工作人员,不停地用手擦去眼角的泪(中国台湾网 芜同 摄)

  草原百灵鸟意拉古增的歌声

  喝水不能忘其渊源,受恩不能忘掉恩人。
                                    ——蒙古族谚语

  18岁的意拉古增,是草原的女儿,她生活在巴彦查干苏木巴彦乌拉嘎查。

  克什克腾旗境内有一条西拉沐沦河,台湾的蒙古族诗人席容慕作词的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中,唱的那条“母亲的河”就是西拉沐沦河,父亲的草原则是指紧临巴彦查干苏木大草原的锡林郭勒大草原。

  克什克腾旗是西拉沐沦河的源头,这条蒙古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巴彦查干苏木草原的百花,肥硕的牛羊,也孕育了小意拉古增的歌。从小,意拉古增坐着勒勒车从冬营盘迁徙到夏营盘时唱,对着蓝蓝的天空唱,对着羊群唱,也对着草原盛开的野花唱;歌唱草原,歌唱生活,歌唱青春,歌唱母亲,意拉古增在歌声中长大。草原的额吉们说,她像草原上的百灵鸟。

  但后来,草原上慢慢听不到了意拉古增的歌声。意拉古增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被“一本”学校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录取,由于家里靠放牧的收入,支付上大三的姐姐希仁吉如格的学习费用和赡养家里年迈的老人都紧张,哪有钱再供意拉古增的大学费用。

  这时,意拉古增一家想到了顶新公益基金会。意拉古增的姐姐仁吉如格就是用顶新基金会的奖学金,走进了内蒙古农业大学。于是意拉古增申请了顶新公益基金会的“明日朝阳”奖学金并得到批准。得到喜讯的意拉古增终于开心赶到开学日之前赴内蒙古师范大学报到。

  当顶新公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曹瑜把奖学金送到意拉古增的父亲尼玛手中时,尼玛用不流利的汉语反复说着:谢谢,谢谢,我们不会忘记你们。意拉古增的额吉功亚拉其木格听不懂汉语,只是憨厚的笑着。一对纯朴的不能再纯朴的蒙古族夫妻,让人感受到一种草原特有的人性的温暖。

  告别了草原深处意拉古增那简陋的蒙古包,吉普车向着公路的方向驶去。陪同顶新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并兼任翻译的克什克腾旗团委副书记乌敦木其忽然发现,车已经开走很远了,那一对蒙古族牧民夫妻还站在蒙古包前不停地挥手。

  顶新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王晶晶还记得在申报奖学金的材料中,意拉古增在“兴趣特长”一栏中填写了“唱歌”。王晶晶默默在心中祝愿:让意拉古增快乐的歌声永远飘荡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

  顶新公益基金会的代表曹瑜将意拉古增的奖学金和证书交给她的父亲尼玛(中国台湾网 芜同 摄) 

  一对纯朴的的蒙古族夫妻:意拉古增的父亲尼玛和额吉苏亚拉其木格接受奖学金后,脸上露出了笑容(中国台湾网 芜同 摄)

  顶新公益基金会代表张建利的思绪

  支援贫穷是富足之荣,真正宽心是欢乐之源。
                                        ——蒙古族谚语

  为家住偏远草原牧区的几位贫困大学生送完了奖学金,顶新基金会的项目负责人张建利站在辽阔的草原上,思绪飞的很远很远。

  台资企业顶新集团从1988年投资大陆以来,目前已发展成为年营业额755亿元,有员工8万5千人的成功企业。为了回报社会,顶新集团成立了顶新公益基金会,用于教育工程支持、两岸文化交流、扶贫赈灾等。顶新集团相继捐建了27所希望中小学,投入700万元关心留守儿童,今年是顶新公益基金“明日朝阳”奖学金实施的第六年,顶新公益基金将再拿出90万元资助200多名贫困大学生。

  张建利忘不了,克旗党委常委尚文在奖学金发放仪式上的勉励: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发扬热心公益、奉献大爱的精神,以顶新集团为榜样,用爱心为贫困学生铺就一条成功之路。

  张建利忘不了,克旗团委书记郭玉玲提议:全体受奖学生和家长用掌声,对给寒门学子开启希望之门、铺就成才之路的顶新公益基金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张建利更忘不了,巴彦查干苏木草原上的炊烟牧歌,悠扬的马头琴声,在简陋的蒙古包前像他挥手告别的纯朴的蒙古族夫妇,还有为了妹妹学业牺牲自己青春的蒙古族姑娘格根照拉眼中的泪光。 

  他仿佛看到,在一望无际的巴彦查干苏木草原,由包括顶新集团在内的海峡两岸热心企业和人士,携手在草原上铺就一条金色的大道,大道上撒满阳光,开满鲜花,在那大道上,走来了苏日亚、额尼日乐、意拉古增,还有格根照拉,以及许许多多和她们一样的蒙古族孩子,他们有的骑着骏马、有的坐着勒勒车,欢笑着、唱着歌向着大学校园、向着美好的明天走去。(中国台湾网记者 芜同)

  克什克腾旗党委常委尚文和旗政协副主席宝希强向顶新集团代表赠送捐资助学奖状(中国台湾网 芜同 摄) 

  顶新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及记者与格根照拉和她的额吉苏布达在蒙古包前合影(中国台湾网 芜同 摄)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