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学研究在大陆,肇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这自然得益于那个时期从政治到经济,并且广泛影响于整个文化的“开放”浪潮。打开国门,也打开了人们的文学视野。随着一波波“台湾文学热”逐浪而来的台湾文学研究,也呈现出一种非凡的“繁荣”景象。这一时期的研究,既受益于政治开放的推动,自然也不免要受到特定时期政治维度的囿限。随着时间的发展,当潮头涌过,泡沫拂去,文学(和它的研究)回到文学,一时的喧嚣便开始静息下来。
从表面上看,近些年的台湾文学研究,没有了往常的“热闹”。一些因种种缘由进入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又因为种种缘由陆续退出这一领域,或转向其他相关领域例如港澳、海外的华文文学研究。这种情况相对于彼岸近年的台湾文学研究从冷清走向热络,形成鲜明的反差。
然而深入地观察,近年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相对的“冷”,只是热潮过后回归的正常和平静。一批富于理论、精于文本分析、着力于扎实史料建设的中生一代研究者,始终默默坚持在台湾文学研究的第一线。在表面“冷”的背后,是实质上内涵的“热”,使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了难得的深入和拓展。
计璧瑞博士是他们之中值得敬重的一位。她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介入这项研究,继而又将注意力集中在台湾本岛文学的讨论上,尤其集中在台湾极有独特历史特征和学术价值的殖民时期文学的研究上。
《被殖民者的精神印记殖民地台湾新文学论》是她多年耕耘的收获。彼岸的台湾文学研究,近年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是史料的大量发现和整理。由岛内各县市文化中心牵头组织对本地文学史料的搜罗与发掘,整体性地使台湾自明郑至当代以来这一漫长时段的文学事迹和著述,清晰地展露在读者面前,同时也激起了学者的研究兴趣和热潮。
计璧瑞十分重视这些史料的发现,将之作为自己研究的史实背景和论说资源。然而她并不是平面地重炒这批史料,而是在史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提炼自己的学术观点,展开深入地解读和诠释。她的视野集中在“殖民地台湾”这一深刻影响台湾社会文化变故的历史时段上面。然而她的观察视角和立论基点却在今天,在整个东亚,在我们这个充满了弱肉强食的星球和时代。
因此,当我们阅读这部著作时,我们一方面感到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深刻性,另一方面又感到这一研究论题的当下立意,研究者鲜明的当下立场。对象的历史性和研究的当下性,二者的兼具和统一,是这部著作的鲜明特点,也使这部著作有了较高的学术品位。
这一学术品位的获得,有赖于作者广阔的理论视野和理论与对象之间诠释的契合度。在作者层层剥笋式的深入分析中,从整个论述体系的建立、立论的形成、文本的解读,到结论的推出,我们都注意到作者对理论的重视,尝试运用并初步形成一套与研究对象相契合的理论话语。
值得注意的是,理论是我们深入对象的一种方法(途径)和剖析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文本以及由文本所构成的整个对象,是第一性的;而理论是进入对象的手段,是第二性的。计璧瑞在这部著作中表现出的对理论的极大重视,并不是纯粹的理论演绎;她所关注的,是理论对自己研究对象阐释的有效性,是理论与对象之间互相契合的解读。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这部著作值得称道的另一个特点和优点。
在当前两岸错综复杂的政治文化语境中,台湾文学的政治敏感度很高。无论统独,都十分关注文学,因此也很容易使文学越出自身而归附于某种政治或成为某种政治话题。我们很希望,政治归政治,文学归文学,但说说容易,做到却难。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种体现的文学,虽不能等同于政治,却也不能完全与政治无关。置身如此复杂的语境之中如何坚持文学的立场,这就看不同作者的各自选择和处置。
(本文系作者为台湾文学研究者计璧瑞所著之《被殖民者的精神印记》的序言,发表时有所删减,标题为编者添加)
[ 责任编辑: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