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2012年6月28日。在台湾,在热闹的夜市,在宁静的书店,在夕阳西下的淡水,在阳光明媚的垦丁,邂逅背着行囊、且行且停、悠闲自在的大陆旅人已是寻常事。
一年前的6月28日,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正式启动,首批开放城市为北京、上海及福建省厦门市;2012年4月,天津等10城市进入第二批赴台个人游开放城市名单。从“未动先热”到遇冷再到升温,赴台个人游一路走来,虽有起伏但总体平顺、呈稳定增长趋势,两岸交流进入“双向”、“零距离”的新阶段。
理性看遇冷
赴台个人游开放前,台湾媒体曾算过一笔账,个人游每天开放500人,依2010年陆客赴台每天平均消费245美元、每人来台最长15天估算,半年就可创造百亿元新台币的观光收益。台旅会北京办事处主任杨瑞宗说:“对台湾旅游市场来说,个人游的加入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2011年6月28日,首批“尝鲜”的大陆居民——290名来自北京、上海、厦门的游客,分别搭乘10个航班和一艘游轮抵达台湾,展开个人游行程。机场内,台湾人的热烈欢迎差点吓到他们:几十架摄像机严阵以待、记者围追堵截,各县市政府与旅游业者送上的伴手礼、优惠券多得让旅客感叹“手太少、拿不了”。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