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国宝故居所在的文儒坊 来源:《福建日报》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发端于盛唐的三坊七巷在1200年间鸿儒辈出,侠客纷至。陈承裘、郭柏荫、沈葆祯、郑孝胥、严复、林觉民等都是从那儿走出的彪炳史册的人物,而既是鸿儒又是侠客的,当属住在文儒坊里的甘国宝。这甘国宝24岁考中武进士后,从御前侍卫做起,官至广东、福建水陆提督,曾两度戍台担任挂印总兵,深受台湾民众的爱戴。他不仅武功了得,还爱好文墨。台湾立法院负责人王金平曾题写书法赞其曰:“文武兼资, 功垂青史”。
甘国宝的出生颇具传奇色彩。他的父亲甘享贵是屏南县小梨洋村一带远近闻名的武师,传说甘国宝的母亲王氏怀孕时曾梦见吊睛白额大虎,甘国宝生下来后身高体重都远超同龄人,虽长得虎背熊腰但身手十分敏捷,舞刀弄剑、开弓引箭的功夫像是与生俱来。有一回才七八岁的他淘气惹事,被父亲追打,跑至一条断头巷时他忽然飞身翻越丈余高的土墙,待父亲爬上墙察看时,却见墙下蹲着只白额大虎。甘国宝“越墙化虎”的故事就这样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
“神人”甘国宝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参加武举考试,一举中第。这时甘家已从屏南的小乡村迁居到福州钟鼎世家集中的三坊七巷,住进文儒坊28号。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24岁的甘国宝又考中武进士,而且是会试第三名,殿试二甲八名,被授为御前花翎侍卫。从此,这个身怀异秉的少年踏上了从省城到京城,从一介武夫到一代英雄的辉煌之路。
入京后,甘国宝头两年随侍雍正皇帝,雍正“驾崩”后他成了乾隆皇帝的爱将,从此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乾隆二十四年10月(公元1759年10月),天降大任于“知天命”之年的甘国宝,乾隆皇帝钦点他担任台湾总兵。领命受职之际,乾隆皇帝御笔批示:“此系第一要地,不同他处,非才干优良、见识明彻者不能胜任。”这既说明台湾地位的重要,也褒扬甘国宝的才干。
乾隆皇帝果然慧眼识才。到台湾后,甘国宝亲自制定“总巡、分巡、轮巡、会哨”的军事管理、防卫制度,严令官兵不打折扣地执行。并于台南总镇标营的“益求堂”组织官兵学习军事文化知识,加强技术操练。当时,台湾实行班兵制,官兵戍台三年换班更替,替换之兵员皆由漳州、泉州、福州、兴化、延平、汀州各郡兵营调拨。除了福建兵,甘国宝还招收身强力壮的台湾渔民充实部队,使台湾守卫部队对海上的潮汐、风向、水流、暗礁、岛屿了如指掌。他还深入台湾民间,教导台民明礼义、勤耕种,使“兵安其伍,民安其业”。并亲自督船去外海巡逻,戍台期间,不仅确保了海防前线固若金汤,还大大稳定了台湾局势。
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甘国宝调回大陆,担任广东雷琼总兵。然而就在他刚刚离台不久,由倭寇和殖民者接济资金和武器的海盗就在台湾六门斗海面滋事,台湾地方政府迭报清廷告急,时年56岁的甘国宝临危受命,二度赴台任挂印总兵。当甘国宝的船队抵台时,台湾民众箪食壶浆,于码头夹道欢迎。甘国宝不负众望,亲自坐镇海防第一线,继续实行前次戍台制定的军事方略,每日亲自乘坐楼船,带领船队沿海岸线巡逻。此外,还采取“擒贼先擒王”的计策,在六门斗海域将海盗大头目董六生擒,随后公审并处决。从此这一带的大小海盗“慑其威,服其勇”,纷纷上门投降或逃亡外地,台湾重返安宁。甘国宝第二次戍台时还采取“严疆界、谨斥堠”措施,妥善解决了汉民与原住民的土地纠纷,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融合。
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甘国宝调回大陆升任广东提督,官居一品。离台之际,百姓“群致万民衣伞,父老有操舟送至鹿耳门而不忍去者”。至今,甘国宝仍是台湾民众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有关甘国宝题材的文学、影视、戏剧等作品在台湾广为流传,闽台两地都成立甘国宝研究会,对甘国宝的追怀200多年来从未间断。
两岸同胞还纷纷前往福建探访甘国宝的生前遗迹,一处是位于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祖屋,另一处是他青少年时期住过10多年的古田长岭故居,还有就是福州三坊七巷文儒坊的老宅和祠堂。据悉,老宅原为三进穿斗式结构建筑,青石柱础,楠木花窗,精雕细刻,典雅堂皇。祠堂坐南朝北,依序为门厅、一二进主座和三进两层的倒朝楼。可惜1948年6月中旬一场暴雨造成的大水将老宅冲倒。上世纪60年代初,又拆建为文儒新村,旧址荡然无存。如今三坊七巷保护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又可在文儒坊重见甘国宝的旧迹,于一片仿古建筑中再发思古之幽情。(林娟)
[ 责任编辑: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