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台湾新“内阁”上任伊始,便声称要扩大对陆资开放的幅度,启动第三波陆资开放项目,其中重点谈到要吸引陆资参与岛内公共工程建设。
早在2009年6月台当局首次对陆资开放的项目中,就包括了20小项公共工程建设,不过近三年过去了,几乎没什么陆资进入这类项目,开放近似形同虚设。当初岛内盼望的陆资活水,并未浇灌公共建设领域。
庞大的大陆资金有巨大的对外投资冲动,台湾公共工程建设现阶段也有2000亿元新台币的资金缺口,这样一种原本“你情我愿”的组合,为何无法成功撮合呢?
不能承包工程,陆资赴台兴趣低
在已开放的陆资项目中,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公共工程建设三大类,目前陆资投入服务业的项目数最多,而公共工程建设进展最缓慢。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王建民研究员向导报记者称,关键是台当局禁止陆资过去承包工程,陆资只能作为项目的出资股东,影响了陆资兴趣。
另外,在已经开放的20小项公共建设中,没有包括重大工程,只是边缘性的小项目,例如民用航站周边过境旅馆、会议中心、展览馆等,而且加上了诸多限制性条款,比如可以参与港口建设,但不能参与与之相配套的仓储物流设施建设。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