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亚洲艺术中心(北京)负责人李宜霖说。这位来自台湾的35岁青年,已扎根坐落于京郊的798艺术区整整四年,为父亲创办的画廊开拓大陆市场。位于台北市建国南路的亚洲艺术中心总部,则即将迎来30周年纪念日。
除了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亚洲艺术中心,798艺术区还有八大画廊、新时代画廊、山艺术等台湾画廊的影子。这里最初是一家前民主德国援助建设的无线电器材厂,建筑多为东德的包浩斯风格,简洁朴实。后来无线电器厂逐渐衰落,被一群“漂”在北京的艺术家们发现,他们将废弃的厂房变成中国当代艺术圣地,使798成为集画廊、艺术工作室、文化公司、时尚店铺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空间,北京发展文创产业的知名基地之一,因其声名远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与游客前来一展身手和参观。
台北、北京两地互动是优势
“大陆近80%的画廊都在798,许多国外画廊在这里也有分支机构,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元碰撞的国际平台,在这里能迅速掌握核心信息。”到大陆后,李宜霖常收到一些画廊开幕的邀请函,“这在以前的台湾不大会发生,因为资源有限,同业之间竞争很激烈。换句话说,这里的人心态更开放。”
可以想见,李宜霖的开拓之路充满艰辛。大陆的中国当代艺术自2005年到2006年迎来井喷期,但亚洲艺术中心进入大陆的时间比较晚,很多知名艺术家较难争取到。画廊近三年才开始盈利,此前一直是投入远大于回报。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