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重庆北路二段一幢临街的老旧矮楼里,“林三益笔墨庄”第四代传人、37岁的林昌隆拉开一扇柜门,里头一只锈迹斑斑的保险箱早已不用,却仍被精心保存着。
这是一只漂洋过海到台湾的保险箱,收藏的是这个制笔世家百年来颠沛两岸的艰辛与痛楚,还有薪火相传的执着与坚守。
“我曾祖父那一代民国初年在福州创办了‘三益笔斋’,制作的毛笔当时行销福建、台湾以及南洋一带。”林昌隆为记者打开“记忆的保险箱”:1946年,曾祖父到台北开店,1949年之后就没能回乡,与大陆的亲人从此咫尺天涯数十年。
“当初到台湾做生意很辛苦,特别是我们做毛笔的,因为台湾物资匮乏,没有合适的毛料,而两岸往来又完全中断,只能通过香港等第三地的贸易商取得。”他说。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两岸隔绝的坚冰消融,林父回到大陆,不但与福州亲人重新取得联系,还能到河南及东北等地亲自挑选制笔用的羊毛、貂毛。
“父亲跟我说过,当时在大陆各地采购,常常要坐很长时间的火车,冬天更是冻得厉害。”林昌隆说,“现在条件好太多了,‘三通’很方便。父亲和生活在福州的叔叔一起办理采购,有充足且上好的原材料,笔的品质就更有保障了。”
但好景不长,传统笔墨生意很快陷入空前困境。“时代在发展,毛笔不再是人们的日常书写工具。最艰难的是2000年前后,台湾教育制度做了一些调整,书法不再列入中小学课程,我们以学生为主的市场一下子萎缩得十分厉害。”林昌隆说。他不无感慨地回忆起自己小时候不仅要上书法课,周记也被要求用毛笔书写。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