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7月6日黄山消息 全国台湾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今日上午在安徽黄山拉开帷幕。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探讨如何进一步巩固与加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意基础。
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当前两岸和平发展势头良好,两岸需要进一步增进彼此了解,积累政治互信,增强民族认同,建立合作机制,大胆创新,共同推进两岸和平发展进程。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出现了和平发展的大趋势,和平发展对海峡两岸乃至亚太地区的积极影响日益明显。
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员周志怀在年会上致辞,从三方面概括了当前的两岸局势:一是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60年来最好的时期,两岸大交流、大合作与大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台湾岛内与国际社会赞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人越来越多,和平发展大势难以逆转。二是两岸建构制度化协商机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实现全面直接“三通”,签订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台湾经济发展展现了亮丽成绩。2010年台湾的经济成长率高达10.88%,为24年来最高,亚洲第二,全球第四。失业率是33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三是“台独”分裂势力对中国国家安全的现实威胁明显下降,大陆维护与利用战略机遇期、加快现代化建设得以保持有利的外部环境。
夯实“九二共识”
近三年来,两岸关系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突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不断形成与深化,其根源在于两岸双方均能坚持“九二共识”这一政治基础。
未来一个时期,如何强化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对于正确引导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至关重要。军事科学院台海军事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白光炜指出,只有坚持“九二共识”,才能开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门,才能实现两岸同胞共享和平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和幸福。反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空中楼阁。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长、副教授陈先才认为不断深化两岸双方对“九二共识”的认同和接受度是当前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基本途径之一。
深化政经交流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林劲认为,经贸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与增进两岸政治互信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有赖于两岸的良性互动和有关各方的细心呵护。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两岸政治协商机制应该是一个具有特色的政治协商机制,如何建立两岸政治协商机制本身也是复杂而敏感的,需要两岸领导人和民众具有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求同存异的胸怀。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童立群则表示,建构两岸关系的价值目标体系与两岸两岸交往伦理、互动规范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中的两大政治伦理创新。探索两岸关系的政治伦理问题,对于深入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神实质,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推进和平统一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加强民族认同
两岸各领域、全方位的大交流可以为两岸带来更多的共同利益基础,有助于发展两岸之间的功能性合作,有助于两岸同胞在此基础上强化共同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缩小制度认同的差异,朝向建立共同认同的方向发展。
厦门大学研究院副教授李鹏表示,交流只是两岸建构共同认同的必要条件,很多认同上分歧或差异难以仅仅依靠交流来解决,依然需要两岸当局和人民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探寻双方在利益上的共同点和一致性。
福建省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刘长圣认为,两岸同胞共同传承和弘扬的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认同的基础和纽带。增强这一纽带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心灵的沟通,更好地让两岸同胞携起手来,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记者 高斯斯)
[ 责任编辑:陈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