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旺报》“两岸征文”栏目今日刊文《台湾人在大陆-上海豫园吃馒头》,作者来自台湾,在亲历了在上海“等待”美食的过程中,自称对上海的饮食习惯有了偏见,通过与台湾鼎泰丰的包子的对比,作者道出了自己对于上海美食和台湾美食的见解,“台北很多家店都比南翔出色,而真正极致的小笼包,也不应该伴随任何的酱料品尝”。
文章摘编如下:
“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小笼包超热卖
这段张爱玲的文字,是我没实际去过上海之前,对沪的印象泉源,因为她始终眷恋着上海,因为上海的“通”,并不限于文理清顺,而是世故练达,因为只有上海人能懂得欣赏她难以用笔墨形容的地方,但直到我实际走在上海,对于上海的“食”,却破坏我对上海美好叙述的想像。
对上海的饮食习惯,一直有特殊的偏见,一般馆子做的上海菜没有朴素实惠的优点,偏咸、又甜、带酸还不鲜,价格还比其他地方来得贵,若非高档的豪华餐厅,对于我而言,想吃道地上海菜,是难如登天的困扰。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