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霞浦县博物馆里,去年10月发掘的清代碑刻如《国泰民安》的碑文,记载了霞浦与台湾自古就有经贸往来和政治、军事联系的史实,见证了两岸“商缘相连”、“法缘相循”。
博物馆吴春明介绍说,去年10月20日上午,霞浦县投资改造府前路,工人在翻修下水道时发现了清代碑刻。县博物馆干部闻讯即赶到现场,进行抢救性挖掘。在路旁两边水沟展开地毯式搜索,先后发掘出《福宁洲镇宪颜大老爷恩德碑》、《感之建祠碑》、《国泰民安》、《宾阳门》、《鹤舞迎祥》、《膏火田记》等六通清代碑刻,以及门柱残段、狮子底座等石构件。其中,《国泰民安》等三通碑刻的内容,涉及清代霞台商贸、政治、军事方面的联系。
《国泰民安》碑高218厘米,宽72厘米,厚9厘米,辉绿岩质地,碑额为楷体阳文,正文为楷体阴文,竖排,共17行,500字。据考证,该碑立于道光11年(1831年),是一块官府告示牌,从碑文内容看,刻碑目的是为保护当时贩运台湾大米等进入霞浦贸易的客商。据民国版《霞浦县志》(卷之三十上义行)记载,当时霞浦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加上“地方户口增每繁”,米粮奇缺,需要外来船运米接济饥民,即碑文所说的“全赖台米接济”。但是,外来粮船进港后屡受衙役、营兵借口查验敲诈勒索,米商不堪其扰,不敢进港,碑文所说的“米商无至者,民间嗷嗷”。福宁府李姓学员见状极为愤怒,自费独往省城,呈辞力陈弊端,终获“宫保总督部堂孙批本司等会详议覆”,责令霞浦严令禁止不法行为,霞浦县即勒石示谕:“如有船户贩运台米进港,听其随时糶卖,不得扰累阻挠,倘有兵役奸民人等私向米船索取,例规一经察出或被呈控,定即严挐究治决不姑宽。”从《国泰民安》碑刻发掘地点和碑文内容看,其与《霞浦县志》记载完全吻合,见证早在清代霞台之间就已“商缘相连”。
而同时出土的《福宁洲镇宪颜大老爷恩德碑》和《感之建祠碑》(残),又为清代霞台间就有政治军事联系提供了实证。两碑宽分别为82和80厘米,厚13和10厘米,均为楷体阴文,花岗岩质地。碑文记载了雍正年间福宁总兵颜光旿兴利除弊、捐俸构囊运米减价及优恤戍台将士等业绩。据民国版《霞浦县志》(卷之二十四、二十七)记载,雍正元年(1723年)颜光旿任福宁总兵,适逢雨阳不调,出现碑文所述粮食“频年歉收、米价腾涌”,百姓“觅糴无门啼”。颜“视同己饥”,于是捐出俸禄,“构囊运米减价发糶”。全洲百姓深受其恩,于1726年11月开石镌刻《福宁洲镇宪颜大老爷恩德碑》,以志不朽。颜任职期间,还“借给三营之兵食”,三番五奏请朝廷,“请优恤赡全省戍台兵眷”,水陆七十二营的兵将,无不披其恩泽。乾隆乙未年(1775)夏,颜光旿病逝46年之后,戍台兵营一个叫施得成的队目,发起修建颜公祠,并开石璇题《感之建祠碑》。碑文内容与《霞浦县志》记载一致。(欧招生)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