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大陆企业“钱进”台湾满怀期待 为何步履蹒跚?

2011年04月22日 08:49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2010年8月,厦门国际贸易集团台湾办事处在台北挂牌。 记者 吴亚明 摄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大陆就开放台商投资,这股“活水”为大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009年6月30日,台湾方面才宣布开放陆资赴台,两岸终于实现双方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不过,近两年过去,陆资赴台却绩效不彰,远没有达到台湾方面设想的“提升经济,促进就业,联手开拓国际市场”的目标。

  陆资赴台

  绩效不如预期

  2009年6月30日,台湾方面宣布开放陆资赴台,首批开放项目192个。2010年5月20日,台湾方面又开放了银行、证券、期货等12个项目。今年1月1日、3月2日,配合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服务业早收清单上路,台湾相继开放43项。累计起来,台湾共开放陆资赴台项目247个。

  禁锢多年以后,台湾终于打开陆资赴台大门,目的在于借助大陆资本,充裕台湾产业资金,活络台湾金融市场,扩大两岸产业合作的领域,并透过大陆开拓国际市场。此外,还想借此彰显台湾经济的自由开放,让国际投资人对台湾市场抱有更大信心。不过,开放陆资近两年的效果却大不如预期。台湾“经济部”投资审查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共计核准陆资入台投资案120件、增资案6件,投(增)资金额1.39亿美元。

  尽管赴台投资的陆资数量不多,资金总量也不大,但还是为台湾经济社会带来了生机,最直接的就是为台湾创造了3000多个就业机会,如果按每户3口人计算,能够惠及上万人生活。2009年7月底,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获准投资收购台湾帝普科技公司股权,设立“台湾新大陆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大陆首家经过正式核准的赴台投资企业。“新大陆”台湾子公司的团队全部都是台湾员工。谈起投资台湾的心得,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王晶对台湾本地员工的能力颇为肯定。她表示,陆资赴台体现的是优势互补,追求的是两岸创造,瞄准的是国际市场。王晶说,实现两岸企业双向投资,意义不只在于经济上的双赢,两岸企业合作实现“无缝对接”,还有利于改变两岸民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增进了解,消除隔阂。

  尽管陆资赴台初期看来绩效不彰,但台湾方面还是对其充满期许。台湾工业总会秘书长蔡练生预计,未来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会逐步呈现从第三产业和服务业转向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趋势,两岸企业合作的目标绝不仅是两岸市场,两岸合力推动陆资入台 ,目标是取得 1+1>2 的市场效应,目标是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