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福建船政”特展台北揭幕 珍贵文物首次亮相台湾

2010年12月23日 08:30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国台湾网12月23日台北消息   为期六个多月的“福建船政——清末自强运动的先驱”台湾特展22日下午在台北长荣海事博物馆揭开帷幕。170多件福建船政文物及其他展品首次亮相台湾。

  本次船政特展由福州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与台湾长荣海事博物馆联合举办,在22日的揭幕仪式上,福州市政协副主席陈今明带领的船政文化赴台展览交流团,与船政首任大臣沈葆桢后裔沈吕遂、严复后裔严仲熊、前台湾海军总司令叶昌桐上将,前台湾海军官校校长、海军副总司令郑本基中将等船政学堂在台校友、先贤后裔及民意代表曹尔忠等台湾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福建船政在近代中国科学技术、新式教育、工业制造、国防建设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和变迁。

  福州市政协副主席陈今明在致辞中表示,值此福建船政创办144周年和沈葆桢诞辰190周年之际,举办福建船政特展,不仅加深台湾民众对福建船政和中国近代海军历史的了解,扩大了船政的影响,而且还拓展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同时也宣扬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立志进取、积极作为、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精神。

  本次展览分船政创办、科教夙兴、产业先驱、海军摇篮四个部分,展出文物及辅助展品70余件、珍贵图片100余帧。其中,1887年船政电报学堂学生接受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之邀参与铺设的从台湾淡水到福建闽江口川石岛的海底电缆残段,船政大臣沈葆桢开发台湾的历史文物,福建船政学堂从1866年创办到1949年各沿革海军官校学生名录等实物遗存,呈现了福建船政与台湾的深厚关系。同时还展出了福建船政学堂毕业的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军事家萨镇冰、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外交家罗丰禄、陈季同等优秀毕业生图片介绍,福建船政学堂从1866年创办到1949年沿革海军官校学生名录。

  福建船政与台湾有较深的历史渊源,1874年,福建船政的创办人沈葆桢曾带领福建船政组建的福建船政水师官兵巡台抚台,并通过开禁、开府、开路、开矿等措施建设、开发台湾,对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对清末大陆移民台湾产生极大的影响,开创了台湾近代化的历程,在台湾的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

  福建船政学堂作为中国近代海军的缩影,是后来沿革到台湾高雄的海军军官学校的前身。台湾的一些军政要员及祖辈多籍于这所学校,如今仍有许多船政学堂及其沿革后各海军官校毕业生的后裔和学子都生活在台湾。而且,他们纷纷来闽,寻访先祖足迹,向福州马尾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捐赠文物,延续前缘。截至2010年10月,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已接待来自台湾的嘉宾与游客2万余人次,其中包括连战、萧万长、郁慕明、郑昭明等许多台湾知名人士。福建船政文化已成为闽台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纽带、桥梁与平台。

  本次展览在2011年6月25日结束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将把代表船政造船三阶段的代表性船模“万年清”、“镜清”、“平远”三艘船模赠送台湾长荣海事博物馆永久展出,再续闽台船政前缘。

  声音:

  沈吕遂(沈葆桢后裔):船政文化是两岸共同的文化,也是共同的历史,而如何让这一文化面向世界,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思考和应该做的事情。而这次两岸合作办展览,便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沈吕遂说,自己家里也保留了一些沈葆桢当年的奏折,接下来他有可能也会考虑以展览的方式向世人展示,同时他目前正在投资一部以沈葆桢为主题的电影,以再现清末的海政文化。

  严仲熊(严复后裔):这次的船政文化展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应该有更多的企业家来做这种事情,这样能减少两岸的误会,“文化的交流,会让两岸融合起来”。

  叶昌桐(原台军上将、前台湾海军总司令、):福建船政在台湾展出,从一个侧面表明两岸的历史文化有很深的渊源,反映了两岸血脉相连的关系,让人非常地期待,“就像学生回到母校一样,非常地眷恋与想念。”希望台湾的民众多多参观,多多了解。

  曹尔忠(国民党民意代表):福建船政第一次在台湾展出,是两岸交流的一个里程碑,不仅让两岸的人民加深了对船政文化的了解,更联结了两岸人民的感情,对特展充满祝福,充满荣耀。

  链接:文物看点

  “福建船政——清末自强运动的先驱”展览是两岸首次在台湾联办的福建船政文化特展。福州市方面组织了70多件文物及辅助展品,100多幅珍贵图片,都是首次亮相台湾。

  1、“通济”舰舵轮

  一级文物。1894年制造,是福建船政建造的第三十四号兵船,原名“建靖”,1895年11月被北洋购买作为练习船,更名为“通济”。由于“通济”舰长期作为马尾海校学生的练习舰,所以师生们都昵称其为“济伯”。萨镇冰和陈绍宽都曾担任该舰舰长。1937年8月12日“通济”舰被作为阻塞船自沉于江阴封锁线。1962年5月被打捞拆解。

  2、蒸汽机小样机

  二级文物。是1866年英国生产的单缸往复常式立机的小样机,历经百余年保护完好,机器至今仍能使用,国内罕见。据考证,船政生产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配置的蒸汽机与此同型。

  3、海底电缆残段

  三级文物。1874年船政大臣沈葆桢提出自设台湾至大陆海底电缆。1885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决心敷设台湾淡水至福州川石水线(有线电报线路)。1887年7月正式开工,电缆从淡水水线房下海底,随新购的“飞捷”号轮船敷设到福州川石岛水线房,9月中旬完工。对外营业直至1931年5月。该电缆开通后,实现两岸直通电报,被誉为“电线丝路”。 海底电缆残段于2003年12月在连江县川石岛觅及。

  4、御赐金牌

  1874年清廷为表彰合同期满即将回国的洋员和洋教习,颁发金质、银质奖章,以质鼓励。正面楷书“大清御赐金牌”,两旁为象征皇家的神龙;背面楷书“福州船政成功”,两边为代表祥瑞之气的卿云。

  5、“万年清”号船模

  “万年清”号是福建船政制造的第一艘蒸汽木壳暗轮。1868年1月开工制造,次年6月10日下水。“万年清”的下水,标志着中国制造蒸汽轮船的真正开始,意味着中国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的差距大大拉近。

  6、“开济”号半剖模型

  “开济”号是福建船政制造的我国第一艘铁胁巡洋舰。1881年11月开工制造,1883年1月下水。“开济”号是船政学堂留学生魏翰、杨廉臣、李寿田等设计监造的中国第一艘自造巡洋舰,体现了中国技术人员的创造才能。

  7、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模型

  “甲型一号”水上飞机是福建船政飞机工程处制造的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于1919年8月制造成功,机身采用国产榆木,是一架拖进式双桴双翼水上教练机。机身高3.88米,身长9.32米,幅长13.70米,最大时速126公里,飞行高度3690米。可航行3小时,航距340公里,乘员2人,性能不亚于当时欧美各国飞机。(陈小清 陈东升 供本网专稿)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港澳侨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